34中文网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2 > 第五章 吹角连营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情怀

第五章 吹角连营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情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2最新章节!

    1

    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金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完颜亮干掉了金熙宗。www.Pinwenba.com自己做上了皇帝。完颜亮这个人大家并不陌生,这个人一生有三大梦想。

    第一,国家大事他说了算。完颜亮想过皇帝瘾,为此,他把金熙宗给干掉了,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第二,干掉南宋,一统中原。完颜亮喜欢指着别人得鼻子训话,为此,他连都城都迁了,积极发动对南宋的战争。

    第三,享尽天下所有美女,尤其钟爱中原美女。北宋有一个著名词人叫柳永,他写了一首名叫《望海潮》的词,把江南的美景与繁华描写得淋漓尽致。完颜亮读了后,心中是无限的向往,日夜想着怎样与中原的绝色美女共赴巫山云雨。

    第一个梦想完颜亮是实现了;第二个梦想还没能实现;第三个梦想就目前而言只实现了一部分。据说,完颜亮爱美人爱到难以自拔的境地,他连自己的亲外甥女都不放过,更别说底下那些臣子以及普通百姓家的女人了。总之,是美女她都要。

    为了尽快实现第二个和第三个梦想,完颜亮口出狂言,说“百天之内,一定灭掉宋国”。然而,完颜亮实在是低估了南宋。根据张颖的《魏胜传》记载,完颜亮口出狂言后,南宋的民间起义者举不胜数,“忠义之士蜂起……奋起者不可殚纪”。当时,大名府的王友直、海州府得魏胜、胶州府的开赵以及济南的耿京等,纷纷聚众起义。

    在这些起义的队伍中,实力最强的是济南府耿京所领导的队伍。正是出于这种形式,辛弃疾所召集的2000余人马也加入了耿京的队伍。于是,本文所要讲述的主角——辛弃疾便从这里开始。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作为开始,是因为在这一时期,辛弃疾做了两件特了不起的事。那么,辛弃疾到底做了什么事呢?

    先说第一件事。这事还得从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说起。根据《宋氏·辛弃疾传》中的记载,说“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这个叫义端得和尚在讲经之余喜欢谈论军事,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有共同语言,辛弃疾跟他有些交往。当义端看到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很受器重,再加上辛弃疾的劝说,他也心动了,自己也拉了1000多人的队伍,投奔到耿京手下。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义端还人模人样,像个干事的。可时间一长,他就觉得在耿京手下多半没什么出息。于是,这家伙就想着开溜——或许是想另起炉灶,又或者是想投奔金军。总之,他干了一件特不地道的事,把义军的大印给偷走了。

    这还了得,要知道这大印就跟皇帝的玉玺差不多作用的,那可是权利的象征。如今,被一个念经诵佛的和尚给偷走了,耿京气得火冒三丈,指着辛弃疾就开骂,说你怎么引狼入室啊!这和尚就是一奸细,现在他逃走了,我要治你的死罪。

    辛弃疾也没想到这个义端会干这种事,虽然心里委屈,但是他也想着再怎么说义端也是他介绍进来的,自己也难逃此咎,于是就说,请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到时再杀我也不迟。耿京见辛弃疾都这样说了,就同意给辛弃疾三天的时间。

    义端能到哪里去呢?辛弃疾反复的思量,觉得他很有可能失去投奔金军去了。于是,辛弃疾快马加鞭,朝金军的驻地方向追去,果然不出辛弃疾所料,义端真的是去投奔金军去了,义端知道辛弃疾的厉害,赶紧求饶,说“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宋氏·辛弃疾传》)在这里做一点补充说明,什么是青兕呢?这是传说中的一种青色犀牛,据说体型相当的庞大,而且重达千斤。义端为什么要说辛弃疾是青兕呢?传说辛弃疾曾偶遇一个神仙,可能是跟他有缘吧!这个神仙一看辛弃疾的这般模样,顿时一惊,辛弃疾不是凡人啊!他是青兕转世,乃金人的克星。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转世之说,不过是为了说明辛弃疾这个人相当凶猛厉害而已。

    根据《龙川文集》中的记载,辛弃疾的朋友陈亮曾这样形容他,“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说辛弃疾的眼光如炬,其锋芒与气度可以映照天下的英雄豪杰,背上的肌肉浑厚结实,足以承受巨大的重量。陈亮的这个形容显然很夸张,但是,这至少说明辛弃疾因为从小习武的缘故,已经将身子骨练就得如同钢筋铁骨一般。

    而根据《龙洲集·呈稼轩五首》的记载,说辛弃疾是“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这儿形容有点意思,跟“青兕”联系起来了。你说,辛弃疾就跟那红了眼的“青兕”似的,那义端见了还不吓得屁滚尿流。但辛弃疾可管不了那么多,他生平最恨金人,如今义端原本大宋子民,却去投靠金人,岂能饶他?于是,辛弃疾手起刀落,义端的脑袋就搬家了。

    通过这件事,辛弃疾在义军中的威望大增,耿京也更加器重他。之后,在辛弃疾等人的精心谋划与努力下,耿京所领导的义军人数最高的时候达到30多万人。我们说陆游是跟金兵小规模的干上了几仗,这辛弃疾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跟金兵的大部队正面交锋,杀敌无数。所以,当陆游跟辛弃疾见面的时候,陆游简直是佩服得不得了。

    在完颜亮南侵不久,辛弃疾就曾带领义军对济南和淄州进行大规模的攻击,并且采用灵活的战术解了海州之困。当时,以魏胜所领导的义军被围困在海州,形势危机,辛弃疾果断出击,救义军于危难之中。在胶西陈家岛战役中,辛弃疾配合负责南宋海路防务的将领李宝,使得完颜亮由水路入侵江浙一带的计划落空。就这样,辛弃疾的声名越来越大。

    再说第二件事。正当辛弃疾声名大振的时候,金国与南宋的形式陡然逆转,这使得辛弃疾及其各地的义军受到严重的考验。那么,到底发生什么是了呢?原来,一开始完颜亮南侵进行得相当顺利,但是当他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遇到大麻烦了。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即公元1161年,完颜亮打算从采石矶这个地方渡过长江。这样一来,如果渡江成功,南宋的最后一道天然凭险就没了,情况十分危急。

    然而,也正是在这危急的时刻,完颜亮栽在一个书生手里,这个书生就是虞允文。宋军因此取得了著名的采石矶大捷。完颜亮气得不行,居然栽在一个书生手里,正想着要报此仇。让人快哉的是“屋漏又遭连夜雨”,完颜亮的后院起火了,被完颜雍摆了一道,皇帝位子易主了。完颜亮心里大惊,完了,这次真的完了,这次不仅美女没捞到,连皇帝位子都保不住了。

    不过,完颜亮就是完颜亮,不是江湖上的小瘪三,一遇到问题就乱手脚。他想着反正我手里还有这么多兵士,不如置死地而后生,兴许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等把南宋给解决了,顺便捎带一些美女回去,再把完颜雍给解决掉。主意是挺不错的,如果此时兵将一条心,那好办。问题是现在人心不稳,他手下的兵士闹兵变,把他给宰了。

    本来,在对南宋而言是大好形势的情况下,宋高宗应该下令一鼓作气,收复更多的失地。然而,他没有,一心想着求和。金国瞅准南宋皇帝的性格弱点,使用柔和之术,决定停战、求和。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意味着金国和南宋的老百姓暂时不再受到战争之苦。从小的方面来说,像辛弃疾那样起事的民间抗金队伍只要不再闹事,就是名正言顺的良民。对此,张颖的《魏胜传》里有相关记载,“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

    南宋的主和派采取的这一招够毒啊!毒在哪里呢?我们知道,一般农民起义,为什么都要失败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坚强的核心领导,自身内部分裂与内耗。因此,当时有很多义军几乎是一夜之间鸟兽散,举个例子来说,河北大名府王友直领导的义军,规模达到10万余人,就是因为受到“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的影响,手下的人几乎跑了个精光。后来,他投奔南宋,手里的弟兄“众不满百”。

    在这种情况下,耿京所领导的义军内部开始出现分化,这次分化使得辛弃疾声名更上一层楼。辛弃疾看到自己所在的义军人心动摇,如果还不想法子,肯定跟王友直所带领的义军的下场一样。与其作鸟兽散,还不如投奔南宋。于是,辛弃疾跟耿京建议,说我们还是投奔南宋吧!这样总比让兄弟们一盘散沙好。耿京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就同意了辛弃疾的建议。不过,问题出来了,由谁去跟大宋的主沟通呢?耿京决定让贾瑞去联系宋高宗。别看贾瑞在战场上跟金兵对干毫不含糊,如今要让他去跟宋高宗接触,他胆怯了。为什么胆怯呢?原来,贾瑞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担心到时不知道如何去说。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有见识有文化的人去。这一来,辛弃疾成了最佳人选。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即公元1162年,辛弃疾奉表归宋,与贾瑞一行13人从楚州到达建康,当时宋高宗也正好在建康,见到辛弃疾一行人前来,高兴不已。辛弃疾被授承务郎,属从九品官,贾瑞为敦武郎合门祗候,属正八品官。由于耿京是义军领袖,他被封的官要大得多,为天平军节度使。此外,义军的一些大小头目约几百号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然而,正当辛弃疾等人走在回归的途中的时候,一件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这就是义军的首耿京被杀身亡。是谁会在这当口干这事呢?不是别人,就是义军的将领张安国。这张安国名不如人,是一个阴险的反骨仔。在金人的诱降下,他趁着贾瑞于辛弃疾不在,纠集了一帮弟兄在耿京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闯进营帐把他给杀了。这样一来,义军就群龙无首了,义军阵脚大乱,大有一散而尽的趋势。

    此时的辛弃疾一干人等正在海州,听到耿京被杀的消息,顿时大惊。怎么办?是弃之不顾还是为耿京报仇,辛弃疾果断的决定,一定要生擒张安国,以解心头之恨。于是,他跟海州的守将商量,当即就有不少将士要求跟辛弃疾一同前往。就这样,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直趋山东。关于这一次行动,洪迈在《稼轩记》中有详细记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赤手空拳的带领五十骑人马,游刃有余的穿梭在五万人的敌营中,把张安国给生擒了,然后就像抓兔子似的,把张安国夹在胳膊下就跑。一路上束马衔枚,历尽艰险到了宋金的边界地区淮水,途中昼夜未进一粒粮食。辛弃疾的这种英雄气概,就连那些平时胆小如鼠的人都为之感到振奋不已,皇上召见他的时候,止不住连声赞叹。

    如果洪迈的记述属实,那辛弃疾可是相当的厉害。你想想,五十骑人马冲入五万人的敌营,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这绝对是顶尖级别的武林高手。如果说陆游一剑刺死老虎够威猛的话,那辛弃疾就是一战神。但是,我倒觉得洪迈的这个说法值得商榷。莫说别的,就是用人海战术也足以将辛弃疾所带领的五十骑牢牢困死在其中。那么,事情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以下几个历史版本的记载:

    1、《宋氏·辛弃疾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参与这次行动的王世隆,此人原在耿京手下干过,后来投奔到沿海制置使李宝手下。而马全福则是当时义军中的一个英雄豪杰,此人武艺高强,忠信耿直,所以称之为“忠义人”。加上辛弃疾等人一共50骑,想必这50人都是非同一般,否则也不足以能参加这次抓捕行动。

    按照《宋氏·辛弃疾传》的说法,当时辛弃疾等人采取的应该是突袭的方法将张安国给抓了,至于为什么能在金人的地盘上如进无人之地一般,主要是因为张安国正在跟金兵的将领们喝酒,疏于防备。等张安国反应过来,已经被绑了,而金兵的将领也跟张安国一样,愣是没回过神来。因此,就有了“追之不及”一说。

    在这个版本的记载中,注意一个细节问题,这就是丝毫没说辛弃疾是驱入五万人众的金营,而是说成“众中缚之以归”,将人数给模糊化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算“众中缚之”成立,辛弃疾一干人等进入了金营,可这个“众”到底是多少呢?三个人可以称之为众,十几个人也可以称之为众,几十个人也是如此。不过,你见过有这样小规模的金营吗?就算有,肯定也会轻而易举的被宋军或者义军端掉。张安国会傻到去这等规模的金营吗?

    最后一方面,这个记载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辛弃疾怎么就知道张安国当时正在与金兵的将领们喝酒呢?难道是凑巧?可是,从海州到山东至少应该有好几百里的路程,辛弃疾怎么就这么肯定张安国一定在某一座金营里喝酒呢?除非有内奸,但这不符合常理推断。

    因此,综上所述,《宋氏·辛弃疾传》的说法也值得商榷。

    2、张颖的《魏胜传》里也说到抓张安国一事,但奇怪的是丝毫没提辛弃疾。说耿京被杀之后,张安国去投奔了金人,而且还得到了奖赏,被封为济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此事影响极为恶劣,抗金名将张浚决定要抓捕张安国。这个时候,作为耿京的老部下王世隆深得此意,就带了20名骑兵到了济州的郊外,为了不让张安国起疑心,他独自一人进了城,剩余的人马作为外援接应。

    当王世隆找到张安国的时候,他声称是来看望老朋友的,虽然张安国对王世隆的突然出现心存疑虑,但是见他孤单一人,也就没有往心里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王世隆趁张安国没注意,立马拔出刀将他挟持了。都说“擒贼先擒王”,张安国的手下见主子被挟持,也是不敢妄动。王世隆又说,宋军快打到这里了,足有10万人。这样,张安国的手下一下子就骚乱起来。王世隆在一阵混乱中成功的将张安国带到郊外,与等候在那里的人马会合。张安国就这样被抓到了张浚那里,然后才是押往临安。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魏胜传》与《宋氏·辛弃疾传》的记载存在有明显的出入。比如,参与抓捕的人数由50变为20了。更为有争议的是,辛弃疾压根就没有参与这次行动。

    现在,我们回到“事情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怎样”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辛弃疾和王世隆都参与了抓捕张安国的行动。其次,根据洪迈《稼轩记》以及其他关于此事的记载都说张安国是被辛弃疾抓的。除了张颖的《魏胜传》。比如,同朝的朱熹就说过,“幼安后归,挟安国马上,还朝以正典刑”。(朱子语类))辛弃疾字幼安。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在《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说的也是辛弃疾抓到的张安国,并且这个是属于墓记,可信度较高。而南宋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在他的编写的《直斋书录解题》中也说“弃疾擒安国以归,斩之”。

    我们再来看辛弃疾的一首词,他在《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中写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籙,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当年以50骑人马深入金营中捉拿张安国,辛弃疾对此是感慨良多。在这首词里面,我们可以感觉到战斗激烈的厮杀场面,而这个场面描写的应该是辛弃疾擒得张安国南归途中的战斗。此外,如果我们联系到洪迈在《稼轩记》的描述,“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可以分析出当时辛弃疾的具体行动情况,这就是辛弃疾是尽量避免与金兵大规模的厮杀,然后是快马加鞭的争取尽快脱离险境。

    那么,如果以上述的推断成立的话,到此可以肯定的是辛弃疾在为数众多的金营中擒得张安国,至于在这50骑人马当中的其他人,应该还有王世隆、马全福等高手。可能有人还会提出疑问,就是张颖的《魏胜传》里所记述的明明是王世隆,这个又当如何解释。对此,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王世隆好大喜功抹杀了辛弃疾的功劳。王世隆是耿京的老部下,如果这样的仇不是他给报了,难免会给人看不起的感觉。你想,辛弃疾无论知识才干,军事素养都明显高于耿京所领导的义军中的所有人。

    另外,论地位王世隆明显比辛弃疾高。因此,王世隆极有可能到处给人说,你看,我没有忘记给曾经的上司耿京报仇雪恨,我就是一忠义之人。最后,好大喜功是多数英雄人物的通病,再加上王世隆出身与民间义军,这说白了就是农民起义。古代农民起义有哪几个不是有好大喜功毛病的。

    同样的道理,正是因为王世隆好大喜功,到处跟人说是他擒得了张安国。这样使得记述这件事的张颖做了误写。当然,你可能要说辛弃疾为什么不去澄清呢?这个很好解释,辛弃疾曾在《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中很坦然的说道,“声名少日畏人知”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当然,辛弃疾在北方的日子,所作的事并不止这些,比如,新婚不久后的辛弃疾,其祖父辛赞曾派遣他去燕京做“间谍”,搜集与金国有关的情报,当时完颜亮正在为南侵做准备。

    现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辛弃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行事果断的人。而辛弃疾在被朝廷授承务郎之后,意味着他的北方金戈铁马生活结束了。从此,辛弃疾开始了南方的生活。在南方生活的日子里,辛弃疾又做了哪些事呢?

    2

    绍兴三十二年的六月,即公元1162年,那个一心只想当逃跑皇帝的宋高宗赵构终于下台了,即位的新皇帝是宋孝宗赵昚。关于赵昚这个皇帝的个性及特点在“泪溅龙床陆游的北梦难就”这一章里有描述,这里就不再累述。

    投奔南宋后的辛弃疾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承务郎,但他依然没忘忧国忧民,力图雪耻。为此,辛弃疾曾三次向朝廷献计献策,希望朝廷能采纳。

    我们先看第一次献计。应该说,赵眘在极为初期在抗金问题上是积极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辛弃疾主动去找当时任江淮宣抚使的张浚,并向张浚建议采用“分兵杀虏”(《朱子语类·论兵》载“某向见张魏公,说以分兵杀虏之势”)的策略向金国发起进攻。即“为吾之计,莫若分几军趋关陕,他必拥兵於关陕;又分几军向西京,他必拥兵於西京……才据山东,中原及燕京自不消得大段用力,盖精锐萃於山东而虏势已截成两段去。又先下明诏,使中原豪杰自为响应。”(《朱子语类·论兵》)

    具体来说,就是从关陕、西京、淮北、海上分四路佯装向金国发起进攻。为什么呢?因为,淮河沿线是金国用重兵把守的严防地带,如果宋军要进行北伐,要想强行突破金国的这一防线,必将付出严重代价,而且不一定能成功。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金国在淮河的兵力。宋军如果采取四路佯攻的策略,必将使得金国调动淮河的兵力去应付。一旦金国这样去做,防线必定会出现破绽。此时,宋军再用事先埋伏好的精锐部队,几万人即可,向金兵在防守薄弱的地方发动突袭,使金兵无暇应对。如果突袭成功,宋军可顺势朝山东打去,进而收复山东地区。之后,让朝廷下命令,命宋军与当地的义军联合,如此一来,宋军可在山东地区建立牢固的根据地,并可将金兵的势力分成两段。一旦这样的形势产生,宋军有两大好处:一可向中原地区进军;二可威胁金国的都城燕京。

    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不解,辛弃疾的这条计策好在何处?首先,辛弃疾撇弃常规北伐路线,即直接收复被金兵占领的北宋都城汴京。为此,须先度过淮河进军河南。那么,这样可行不?肯定不行,淮河的防线有金国的精锐部队重兵把守,而且宋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渡河。我们知道,去进攻一方要渡过河才能攻打对方,付出的代价那是可想而知的。就好比你要去攻打一个碉堡,道理是相同的。此外,常规的北伐路线体现出急于求成的特点,这不符合南宋的国情。我们再来看辛弃疾的进军路线,他是主张先取得山东,并以此为根据地,从战略上对金国造成威胁,然后再慢慢收复中原。换句话说,辛弃疾不认为南宋有快速收复中原及汴京的实力,应该采用稳中求胜的策略。

    其次,辛弃疾采用声东击西与避实就虚的策略,分散金兵在淮河一带的兵力,进而采用精锐部队奇袭山东的金军。这无疑是出奇制胜的最好诠释。同时,还可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宋军伤亡。

    那么,作为江淮宣抚使的张浚有没有采纳这条建议呢?张浚的回答挺有意思,他说:“某只受一方之命,此事恐不能主之。”(《朱子语类·论兵》)这是我恐怕不能做主,我只负责统领江淮各路的兵马。张浚的这个回答看似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只要细心一想,大有推脱的味道。尽管,辛弃疾的计策是需要调动南宋各地的兵马,但张浚你作为江淮宣抚使,宋孝宗又使如此的器重你,难道你就不能向宋孝宗说明,促成辛弃疾的这个战略构想?

    因此,我认为张浚压根就不完全相信辛弃疾,或者是看不起他。当然,我绝不是乱说,张浚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志大才疏,报复心强。当年岳飞、韩世忠等人,那可是让金兵吓破了胆。再看看这个张俊,当时他为宰相,被宋高宗派去都督各路兵马。在出发前,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大言不惭的说,皇上您请放心,我这一去定当扫清通往汴京的道路,您就安心的等着去汴京过元宵节吧!

    这张浚真是吹牛不打草稿,要这么容易对付金兵,那岳飞还不早就把他们给解决了,还等着你张浚去?岳飞听到张浚说的这番话后,心里估计笑得不行,说这小子是不是在说梦话哟!后来,岳飞之死,张浚也脱不了干系,他曾认为岳飞耻笑过他。你说,像这样一个人,他会相信辛弃疾?他会看得起辛弃疾?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张浚在推脱辛弃疾的建议要求。那么,张浚后来北伐成功了吗?没有,而且败得很惨,符离兵败让南宋损失惨重。因为这次失败,张浚被排斥出朝廷中央,主和派势力重新抬头,秦桧的亲信汤思退等人开始掌权。

    辛弃疾对此感到极度郁闷。隆兴二年,即公元1164年,辛弃疾抑制不住心中的抑郁与悲愤,写了一首名为《满江红·暮春》的词,在词中有这样两句发人深思,“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这两句话,表面看来是辛弃疾对江南风光的描述,大有怜惜风雨中的凋零之花。但是,细细想来,这是辛弃疾在感叹自己南归后,空有一身抱负与本领,却无以施展的落寞心情,同时,也隐藏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在里面。那种“一番风雨,一番狼藉”、“暗随流水去”以及“寒无力”的局面,着实让人痛心疾首啊!

    然而,辛弃疾并没有长时间的沉浸在这颓废的心绪中。很快,他又振作起来,根据当前的形式,写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论》,这可看做辛弃疾的第二次献计。

    《美芹十论》到底阐述了什么呢?对此,我的总结如下:

    1、针对当时流行的金军不可战胜的观点,辛弃疾客观的指出,金国表面看来很强大,实则属于“外强中干”型。为什么这样说,首先,金国对待其子民采取的是严酷压迫的政策,这必将导致国内上下阶级的不和,一旦发生重大的战争,金国内部必然会大乱,进而牵制金国的兵力,耗费他们的财力及物力,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金国的领导阶层矛盾也不少,特别是贵族与大臣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残杀的现象屡有发生,这显然对南宋有利。因为,这可是金国的一大隐患。再者,金国不正是因为出了这事,而导致宋军取得采石矶大捷么?因此,金国被打败是迟早的事。

    2、坚决否定“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这一荒谬说法。当时朝廷内部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南北之间的局势是定了的,不可扭转,因为从三国时的吴国到南唐,他们的灭亡都是被那些占有中原的国家给灭了的。现在,南宋的情况就更当年的这些国家一样。对此,辛弃疾指出,南宋的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金国内部不稳,各种矛盾在日益加大。

    其次,无论是被就能过占领地区的汉人,还是目前南宋国内的汉人,他们的心都是向着大宋的。换句话说,民心有利于南宋。

    最后,从来没有哪一个少数民族能够长时间的通知中原地区。

    因此,南宋完全可以进取中原,而后统一中原。

    3、坚决反对和议,认为和议是“膏盲之大病”(《美芹十论·前言》),是“助秦自攻”。并给出北伐策略(《美芹十论·自治》)

    辛弃疾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很多战事的失败都是由于求和导致。抗金的斗争史残酷的,而那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只要看见已有失败就以为是祸害。这些不开悟和不可靠的人是“病的不轻”,他们是为了一时的安稳,以而割地、岁贡求和。这断不可取,真正可行的策略就是分散金国兵力,奇袭山东,然后以此为根据地进军中原,威逼燕京。

    4、抗金恢复议不是个人私事,而是明智君主与一切有胆有识的人士共同的事业,并提出“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的政治口号,用于鼓舞士气。

    辛弃疾的《美芹十论》表现出了他独到的政治眼光、军事策略以及敏锐地分析能力。在完成《美芹十论》后,辛弃疾将之写成奏章的形式,上书宋孝宗。然而,遗憾的的是,根据《宋史·辛弃疾传》的记载,宋孝宗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给否决了。隆兴二年十二月,即公元1164年,宋金签订了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具体内容如下:

    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而是叔侄之国的关系。

    2、将“岁贡”改称“岁币”,银绢分别以前的25万改为20万。

    3、南宋割让商州、秦州两地给金国。

    4、金国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员。

    5、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划分。

    不过,虽然辛弃疾的第二次献计被宋孝宗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给否决了,但这次献计比第一次献计的结果要好。至少,宋孝宗肯定了辛弃疾是一个人才,为之后的亲自召见并授予新的官职埋下了伏笔。不过,第二次献计后的辛弃疾在一度时期曾感到自己的忠心不被理解,一身好本领无法施展,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他深感无奈,只能借酒消愁。对此,在《念奴娇》中,辛弃疾写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如今,也只能以吊古的方式为寄托,凭酒一解千愁。

    关于宋孝宗召见辛弃疾,《宋史·辛弃疾传》里有记载,“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物,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六年,就是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当时,宋孝宗又决定再次北伐。启用在采石矶大展身手的虞允文为宰相。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孝宗召见了辛弃疾。关于这次召见的谈话的具体内容,由于史料没有记载,因此不得而知。但大体的内容应该就是“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物”这方面的。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辛弃疾并没有因为这次机会难得的召见而迎合宋孝宗的意图,相反,他还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有什么就说什么。

    那么,辛弃疾的这种行为,宋孝宗到底有何反应呢?我认为,应该是不高兴。但是,不高兴并不代表宋孝宗不看不中辛弃疾。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辛弃疾被召见后,宋孝宗就把辛弃疾从地方调到了中央为司农簙就可以窥出端倪。虽然说司农簙是一个小官,但毕竟离皇帝身边更近了。由于司农簙就是一个类似管管粮食储备,仓库管理之类的官员,这说明宋孝宗对辛弃疾采取的是提拔而不重用的策略。换句话说,宋孝宗心里对辛弃疾在被召见时的表现是不高兴的,心里有疙瘩的。为什么又看中辛弃疾呢?如果不看重辛弃疾,大可以让他继续呆在地方,没有必要还提拔他到京城做官。

    在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辛弃疾被宋孝宗召见后,他第三次献计,这就是呈送给宰相虞允文的军事论文《九议》。那么,《九议》又阐述了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关于北伐的进攻策略,这一点跟《美芹十论》讲述的内容差不多。这里,就不用再述了。

    2、强调北伐的军事行动,应对策略的保密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将之视为国家的高度机密。对此,《九议》中有这样一句话,“今不泄于吾之共事者,而泄于敌,其泄之也甚矣”。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在乾道五年,即公元1169年。宋孝宗心里又痒痒了,想跟金国干上一仗,因为心里的窝囊气憋得太久。但是,宋孝宗是一个注重名声的皇帝,他害怕别人说他不讲信用,撕毁合约。

    其实,我倒觉得宋孝宗这个担心纯粹是多余的,跟金国讲什么信用,何况那根本就是一狗屁协议,一个丧权辱国的协议,遵守它干嘛?只是,这个宋孝宗还真的很纯很可爱,居然就这么做了。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宰相虞允文就出了个主意,他说,皇上不妨派一个使者去跟金国的皇帝说明,就说河南这个地方本是大宋皇室的祖坟所在地,希望能看在方便拜祭祖宗的面子上还给我们。

    虞允文这个建议表面看来,没什么问题,而且还挺高明。高明之处在哪里呢?目的是为了让金国动怒,他一生气就好办了,那发动战争就师出有名了。可是,虞允文忽略了一点,那金国的皇帝金世宗又不是傻子,他岂能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圈套?此外,本来金国就目前为止,对南宋的警惕性还是挺松的。如今被南宋这么一弄,完了!再傻的人也会加强戒备。

    果然,金世宗真的察觉出来了,他的回答也相当有水平。他说,河南那块地方我们不能给你,但是呢?我们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这样吧!干脆我派30万人马帮你把祖坟给迁到南方,方便你们祭拜。使者回来把金世宗的话告之宋孝宗,宋孝宗一听害怕了,这下捅了大篓子了,那30万人可不是吃素的。于是,忙跟金国解释,说还是算了吧!不好劳驾你们。

    因此,辛弃疾认为,像派什么使者之类去讨要河南这一行为,无疑就是事先给金国通风报信,导致军事机密泄露。其实,辛弃疾这番话,是在暗指宋孝宗泄露军事秘密。既然都泄密了,怎么挽回呢?辛弃疾的观点是,“凡求用兵之名而泄用兵之机者,是里人之报仇者也”。

    什么意思呢?先说什么是“里人之报仇”,辛弃疾说从前有一个乡里人,他的父亲被人杀死了,做儿子的想着一定报仇雪恨,但是由于仇人太强大了,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怎么办呢?他就想了一个法子,买上好酒好肉去讨好仇人,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麻痹仇人,等到他放松警惕的时候,再取报仇不迟。这不,机会还真的来了,可是他又忘了买匕首,于是又花了不少钱去买了一把上好的匕首,按理说,这下什么都具备了吧!时机有了,报仇的武器也有了,可他还是没有行动,而是想办法去挑衅仇人,等仇人开骂的时候,再取动手。我靠!这真的把仇人当傻子看待了,人家会傻到那地步,毫无防备的等你去杀他?其实,要去报仇,只有一个理由,对方就是你的杀父仇人,何须自己给自己下套,弄那么多弯弯道道干嘛?

    同样的道理,南宋要跟金国干上一仗,何须事先“通知”?只要时机成熟,管他那么多作甚?能干掉他就行。辛弃疾的这个观点很是独到啊!他把宋孝宗这种泄露军事机密的行为比喻成“里人之报仇”。既形象又生动,而且还一阵见血的给出了解决办法。

    3、南宋目前还不具备北伐成功的条件,应当等待时机,做好积极有效的做好备战。对此,辛弃疾的观点也是十分独到的,他说,“凡今日之弊,在乎言和者欲终世而讳兵,论战者欲明日而亟斗”。在辛弃疾看来,无论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他们都犯了重大的错误。

    首先,对主和派而言,他们巴不得永远都不要有战争。事实上,这可能吗?有一句话说的好,“佛都有火”,佛够仁慈心好向善了吧!可佛也有发火的时候。正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其次,对主战派而言,他们是恨不得明天就能开赴战场,跟敌人进行生死较量。这也是不可取的,你得根据自己的条件,掌握对方的大量信息,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南宋而言,前不久才遭受了“符离兵败”的惨痛,如今才时隔几年时间,又开始蠢蠢欲动。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如果,贸然北伐,势必再次遭受“符离兵败”的惨痛。

    大家可能觉得辛弃疾是不是太胆小了。我要说,这绝对不是胆小。对此,我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宋史·张栻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这个张栻就是张浚的儿子,在乾道六年,即公元1170年,宋孝宗曾问张栻,说你了解金国的情况不?张栻这个人还是挺实事求是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因此,他回答说,我不了解。宋孝宗又说,那好,我可以告诉你,现在我们的机会来啦!金国那面是连年闹饥荒,盗贼猖獗,我打算在这个时候对金用兵。

    你猜张栻怎么说,他说金国的事情我虽然不清楚,但是我们大宋的情况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接着,就把大宋国内的种种弊端一五一十的给说了出来。其意思是说,就算金国现在国内出现了宋孝宗所说的情况,但是大宋自己一身的伤还没治好呢?如何还有能力去攻打金国呢?一句话话把宋孝宗说得半天没吱出声来。辛弃疾跟张栻也是经常有交往,以辛弃疾的才学即军事素养,他肯定也是能认识到上述情况的。

    因此,辛弃疾不主张立即实行北伐,不是因为胆小,而是出于万全考虑。北伐要想取得胜利,只有充分做好准备,壮大自身的势力,然后再图谋北伐。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前两次献计,辛弃疾的计策都没被采纳。这一次,会被采纳吗?根据种种资料显示,只能说采纳了一部分。对此,我做简要说明,辛弃疾给宰相虞允文呈送《九议》后,到了乾道八年,即公元1172年,宋孝宗又想着要对金国动手了,但是这一次宰相虞允文持不赞成意见。到了这一年的九月,虞允文被任命为四川宣抚使,统领四川的全部兵马。在虞允文临行前,宋孝宗曾嘱咐说,我这次要御驾亲征,好好的跟金国干上一仗,到时你要在四川那面响应我,然后我们在河南会合,虞允文答应了。

    虞允文到了四川还是相当的负责的,他积极备战,但是在出兵时间上他是一推再推。宋孝宗着急了,说我们不是说好了的吗?怎么还不见行动。于是,宋孝宗就下了道密旨,命令虞允文出兵。但虞允文以军用物资没准备好为由给推脱了。并且还劝宋孝宗不要着急,应当伺机而动。你看,宰相虞允文的这种做法,完全跟辛弃疾在《九议》中叙述是一致的,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当时辛弃疾被宋孝宗采用提拔而不重用的策略,弄了个司农簙的官给他做。到了绍兴和议后,辛弃疾就被派往滁州做那里的知州。辛弃疾曾在《九议》中讲述滁州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理应派一个有胆识有谋略的人去那里坐镇。现在,朝廷派了辛弃疾去滁州坐镇,足以证明朝廷对辛弃疾的看重。

    在通过对辛弃疾三次向朝廷献计的详细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一个见识卓越,观点独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军事家。那么,辛弃疾又是如何将他得军事才华展现在实际的运用中的呢?辛弃疾在滁州、江西等地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3

    辛弃接到朝廷的任命前往滁州,到了滁州后一看,这地方由于多次在手兵火的摧残,已经是一片狼藉。如何改变这一景象,治理好滁州是摆在辛弃疾面前的首要任务。

    现在,我们来看辛弃疾都想了哪些法子来治理滁州。很显然,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无论谁去了都头疼。比如,按照惯例,地方是要向朝廷缴纳税收的。可是,滁州已经欠下了不少陈年旧账。据说,到辛弃疾上任时,滁州共欠下朝廷580多万的钱。怎么办呢?辛弃疾就跟朝廷打报告,说滁州这个地方的情况你们也是清楚的,如今朝廷信任我,让我来到滁州,理应让我能轻装上阵,应该把这比钱给免了。再者,以前欠下的债也不是我辛弃疾所为。

    朝廷一看辛弃疾这一报告,说的也在理,更何况就算要强行征讨,那也是征讨不会来的。俗话说,锅里要有,才能有吃的。如今锅里都所剩无几了,自己都养不活了,如何拿出多余的呢?

    现在,滁州欠下的陈年旧账是给解决了。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来了。朝廷不是把滁州欠下的陈年旧账给免了吗?可是,今年的你应该按例缴纳吧!辛弃疾一看,我才刚上任不久,各项工作都还没施展开来,本身就缺钱,我没开口向你们要钱,现在反而来催讨。得了,我也不跟你们计较,我还是来老套路,打报告希望朝廷把今年要上缴的钱也给免了。主意一定,赶紧打报告。不过,这次朝廷没同意,说陈年旧账不官你的事,我们给你免了,够宽容的了,那今年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免。辛弃疾可不管这些,你来催那是你的事,我一句话,没有。

    就这样,这朝廷催一回,辛弃疾就打一回报告,弄得朝廷也拿他没办法。好在,宰相虞允文出面,说辛弃疾上任滁州人家工作都没开展起来,如何有多余的钱啊!不如就把今年的也给免了吧!朝廷一想,如果逼得太紧,弄不好辛弃疾大不了撒手不干了,那可麻烦,就同意把今年的也给免了。辛弃疾得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很,写了一篇感谢信。

    这样一来,辛弃疾似乎可以轻装上阵了。然而,问题的关键,滁州一片狼藉的状况依旧没改变,还得让滁州繁荣起来才是硬道理。根据《宋史》的记载,辛弃疾上任滁州后,采取了“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的措施,把滁州老百姓吃饭的问题给解决了。这不容易啊!要知道当时滁州的人口急剧减少,四处都是荒凉之象,再加上受到战乱的破坏,人心不稳。如今,在辛弃疾的治理下,老百姓不用再饿肚子了,各种事业百废待兴,辛弃疾自然高兴。

    但是,光有饭吃还不行,还得有钱。如何让滁州变得繁荣富裕呢?辛弃疾有他的办法,他鼓励商贩到滁州发展,并且将税收降到最低,然后又大搞各类建设,比如修酒楼,修房屋,修仓库等。其实,我们都知道,搞这样的建设,除了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就业、财政等大问题。你看,这个辛弃疾还真不简单,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按照《滁州奠枕楼记》的说法,滁州经辛弃疾的治理后,出现“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的繁华富庶的局面。

    看到滁州在自己的治理下,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辛弃疾用一部分财政收入修了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取名为奠枕楼,然后,与百姓们开怀畅饮,并写下了一首很著名的词《声声慢·滁州旅次奠枕楼作》。尽管在滁州取得这样不错的成绩,辛弃疾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反而内心充满了忧虑。这就奇怪了,那么,辛弃疾忧虑什么呢?

    我们来看《声声慢·滁州旅次奠枕楼作》中这样一些词汇,便可窥出端倪。首先是“旅次”,旅次的意思应该是说在某个地方做短暂的停留。换句话说,辛弃疾并没有把滁州作为自己作为的长久之地,他更深层次的想法,还是要收复被今人占领的北方失地。他想要的还是北方那种金戈铁马般的生活。其次,是“西北神州”与“怀嵩人去”,神州是指中国的意思。《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一说。那西北神州就很好理解了,辛弃疾很希望南宋能够北伐成功,而不是偏安一隅。怀嵩是怀嵩楼的简称,当年唐朝的李德裕曾被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归嵩洛之意。辛弃疾称“千古怀嵩人去”,意思是怀念嵩洛的李德裕早已去世了。李德裕又是何德何能,能让辛弃疾如此感慨。原来,李德裕是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他主政期间,重视边防建设,主张削弱藩镇,巩固中央集权,使晚唐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暂时的稳定。

    现在,我们可以弄清楚辛弃疾内心真实的想法了,辛弃疾是在感叹自己投保无门,空有一身本领,无法在战场上与金兵厮杀一番,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所以,他并没有因为在滁州取得不错的成绩而满足,反而极度关注金国那面的情况。为此,他充分利用自身的才能,搜集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并且根据这些情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推断——“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周密·浩然斋意抄》)

    什么意思?辛弃疾推断金国在60年后必将灭亡,南宋最大的忧患不是金国,而是在金国灭亡后兴起的新政权,即铁木真建立的蒙古国。那么,我们来看辛弃疾的这个推断到底正确不?历史证明是正确的,62年后,即公元1234年,金国被蒙古灭了。辛弃疾到滁州任知州是乾道八年,即公元1172年,我们将公元1234年与公元1172年相减,正好62年。辛弃疾推断竟然如此到位,实在是厉害之极。此外,辛弃疾说南宋最大忧患在于蒙古,这个也是说得相当准确,公元1279年,蒙古将南宋给灭了。我们不得不佩服辛弃疾在军事以及政治上的卓越远见。

    至此,辛弃疾忧虑的是什么便有了答案。他是忧心自己功业未成,忧心大宋的未来。可惜的是,当辛弃疾把他的这个推断提交给朝廷,朝廷几乎没有人给予重视。其实,我们纵观南宋的历史,有像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陆游、王炎招、虞允文等厉害人才,为什么就是没有保住江山,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南宋把这样治国安邦的人才给放错地方了,还有就是不完全信任他们,让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尽致的发挥。现在,我们可想而知,在滁州的辛弃疾心情是多么的忧虑,甚至到了痛苦不已的地步。

    淳熙二年七月,即公元1175年,南宋国内发生一起影响恶劣的动乱,这就是以赖文政为领导的茶商动乱事件。由于辛弃疾在滁州的表现相当出色,他的仕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辛弃疾因病离开滁州至病愈后,36岁的辛弃疾临危受命,朝廷任命他为江西提点刑狱。在这之前,赖文政领导的茶军连官府,甚至是朝廷拿他们都没有办法。气得宋孝宗大骂,真是一帮废物,连一个小小的茶寇都对付不了,如何与金兵打仗呢?据说,宋孝宗因为这事撤了好几个官员的职,连湖南安抚使王炎也被撤了职。

    那么,辛弃疾去了江西能否平定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动乱呢?显然,这个足智多谋的赖文政这回遇到克星了(宋代有一本名为《鹤林玉露》的书,书中说赖文政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厉害角色)。辛弃疾一去,他就完蛋了,而且时间之短,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按照辛弃疾去江西上任的时间算起,到平定之日,大概是三个多月。但是,以茶军的主力部队到达江西算起,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辛弃疾采用步步为营,围追堵截的策略,将赖文政领导的茶军逼入困境。最后,赖文政实在没法了,说我还是投降吧!在这里做一点补充说明,辛弃疾在处理赖文政茶军起义这件事上,做的太血腥,太绝。据说,剩下的800余人的茶军,辛弃疾一个都没留,仅用一天的时间就讲他们全部处理了,可谓是又快又狠。有人因此认为,辛弃疾是杀人如麻,手段毒辣。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宋孝宗将辛弃疾放在与金兵交锋的战场上,我想一定能让金兵魂飞魄散。

    由于在平定茶军这件事上辛弃疾表现得极为出色,这似乎意味着他的仕途更是一片光明。然而,辛弃疾的内心却并不高兴,何以见得?我们来看他写给赣州太守陈天麟的一首名为《满江红》的词,便可知道答案。此种有这样一句话,“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什么意思,辛弃疾说他这一路走来,看似顺风顺水,可是,我所做的事十件中就有八九件是不满意的,我因此而感到忧伤与愁苦,连头发都白了。那么,为什么辛弃疾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的观点如下:

    1、辛弃疾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换句话说,像他这样的人就应该驰骋与战场上,跟金兵彻底较量一番。

    2、辛弃疾感觉到北伐无望,心中有一种无限的悲愤与失落。宰相虞允文死后,北伐一事陷入低潮。更重要的是,虞允文一死,南宋朝廷的形式出现了大逆转,主战派几乎说不起话了,主和派再次强烈抬头。

    3、辛弃疾受到他上司叶衡被免职的影响。叶衡的官运一直很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从一个知县感到当朝宰相。叶衡在职期间,对辛弃疾也是很照顾,并且此人很有才干,辛弃疾对他也是很敬重。如今,叶衡因为受到汤邦彦的使坏而遭到免职,辛弃疾的内心肯定也是不好受的,他或许感觉到怎么好人老是遭到这样的厄运呢?

    淳熙三年,即公元1176年,辛弃疾被朝廷任命为京西路的转运判官,同时兼任京西路的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到了第二年,朝廷又任命他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

    在湖北任安抚使期间,辛弃疾采取严打措施,其严厉程度可以与西汉的“酷吏”相比。当然,其效果自然相当的显著。据说,湖北境内竟然“奸盗屏迹”。不久,辛弃疾因为跟屯驻在江陵的部队统制官逢原发生矛盾,这个逢原仗着朝中有人撑腰肆意妄为,狂妄到了极点。但是,辛弃疾不怕,硬是跟他对着干,后来竟然惊动了朝廷,由于此时辛弃疾的上司叶衡已被免职。因此,从深层次来讲,辛弃疾虽然占理,却吃了暗亏,严重影响到他今后的仕途发展。最后,辛弃疾被调任到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在这期间,辛弃疾依然实行在湖北的那套治理措施,对贪污、盗窃、走私等进行严厉打击,效果也是不错的。只是,三个月后朝廷又将他调回京城担任大理寺少卿,主要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及何事工作。

    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辛弃疾再次被调任,朝廷任命他为湖北转运副使。这一年,宋孝宗突然心血来潮,重新启用他得老师史浩为宰相。关于史浩在“泪溅龙床陆游的北梦难就”里有讲述,这里不再累述。此时的史浩已经73岁了,他的重新上台,无似乎对辛弃疾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史浩是走主站路线的。然而,这只是表面想象,史浩虽然走的是主站路线,但是他并不怎么相信辛弃疾,他总认为辛弃疾有些邪门,把张浚急于北伐的原因看成是受到了辛弃疾等人的蛊惑,而后造成了北伐的失败。因此,史浩对辛弃疾并不怎么喜欢。换句话说,他不大可能会重用辛弃疾,而辛弃疾也只能流转与地方上做官。

    淳熙六年,即公元1179年,辛弃疾从湖北调任到湖南,为转运副使。这一次,辛弃疾在湖南做了一件大事,这就是组建“飞虎军”,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特种部队。辛弃疾为什么要组建“飞虎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交代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由于湖南境内“盗贼”闹事者众多,治安环境很不好。其实,在辛弃疾看来,这些所谓的“盗贼”都是迫不得已,属于“官逼民反”,如果用一律剿杀的策略,肯定是治标不治本。于是,他上书朝廷,建议朝廷应“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其有平盗之兵”。《宋史·辛弃疾传》在辛弃疾看来,要想解决“盗贼”四起的问题,朝廷不能仅仗着有平定盗贼的士兵,更重要的是应该整顿吏治,爱护百姓,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此时的宋孝宗正为国内不断涌起的老百姓起义感到头疼不已,他正愁没有法子解决。如今辛弃疾说他又办法,就让他在湖南做一个“试点”工作吧!看看效果如何。那么,辛弃疾在湖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吃饭问题与水利工程两不误。老百姓为什么要成为“盗贼”,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吃不饱,人一旦长时间吃不饱,就会闹事。在淳熙七年春天的时候,即公元1180年,湖南境内发生大规模的饥荒。如果按照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由朝廷或者当地官府发放救济粮便结束了。但是,辛弃疾的做法不一样,他采取的是招募民工去修水利,然后用粮食当做工钱。如此一来,老百姓肚子也吃饱了,水利工程也修好了。为日后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条件。

    2、采用“文治”。辛弃疾认为在湖南与两广相邻,这个地带情况特殊,就是属于多民族杂居。换句话说,这里的民风比较彪悍,动不动就以武力解决问题。而当地的官员,大都采用强硬手段进行压制。这肯定不行,硬碰硬最终的结果解释两败俱伤,而事情却依旧没解决好。因此,辛弃疾建议采用文治,以德服人。同时,还大力兴办学校,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惩治贪官。贪官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大祸害。为此,辛弃疾对贪官的处置也是很严厉的,一旦发现,毫不留情。比如,有一个教赵善珏的官员,他上任不久便开始手痒痒,贪占老百姓的租赋,被辛弃疾给发现了,毫不留情的上书朝廷,罢免了他的官职。

    4、严厉打击豪强恶霸。这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严打”。总之,对于那些欺压百姓,好强霸占的黑恶势力,辛弃疾是毫不手软。

    辛弃疾通过上述四条措施,使得湖南一带的恶劣情况出现明显好转。然而,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解决,这就是一旦有民变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发生,就目前湖南一带现有的兵士的战斗力来看,那简直是不堪一击。为此,辛弃疾决定组建“飞虎军”。我们知道,要建立一支军队,别的不说,光军费就不得了。辛弃疾是如何解决军费问题的呢?

    根据《宋史·辛弃疾传》的记载,说辛弃疾在组建“飞虎军”的过程中,“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这个记载很是简略,但我们可以从“善斡旋”看出,辛弃疾应该是想了很多法子,有可能游走于各级之间,或者向朝廷也要了一部分。在这里我做一点补充说明,有一本叫做《夷坚志》的书,这本书属于宋代志怪小说集,作者是洪迈。在这本书里,洪迈说辛弃疾为了解决军费问题,他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犯了罪的人可以用石料来抵罪。这么一来,用于修建营房的问题就解决了。据说,这一道命令下来后,一时间到处都可以听到叮叮当当开采石头的声音,还有就是随处可见运石头的人。当然,这个只是属于小说的记载,其真实性有待商榷。总之,辛弃疾在处理经费问题上动用了他独特的应对能力。军费的问题解决了,那辛弃疾在组建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问题,他有事如何解决的呢?

    我们来看《宋史·辛弃疾传》的一段话,“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辛弃疾为了尽快组建好“飞虎军”,在组建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过激行为,因此,有人就看不下了,说你这样搞,迟早要出问题。于是,就有人以辛弃疾聚敛财富的罪名告到宋孝宗那里去了。宋孝宗一看,这可不行啊!得赶紧阻止,就发了一道“御前金字牌”,要求辛弃疾在日落的时候停止一切基建工程。辛弃疾一看,这都什么事啊!我辛辛苦苦弄了大半天,不能就这样给毁了啊!不行,得想个法子。

    辛弃疾挺鬼精灵的,他收下“御前金字牌”后,就悄悄的把它给藏了起来。然后,把监办工程的人叫来,下了一道死命令,说一个月内你得把飞虎军的营房捡起来,否则以军法处置。辛弃疾真够“毒”的,这么一弄,那他们还不加班加点,拼命的赶工期。然而,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由于当时连续下了好几月的秋雨,导致不能够烧瓦,而原先的瓦已经所剩无几。这时,弃疾问底要用多少瓦才够。负责人回答说20万。辛弃疾说这好办,我有办法。之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让老百姓每家献出沟檐瓦20块。结果,没到两天的时间,瓦就备齐了。辛弃疾的属下都佩服得很。

    一个月后,飞虎军的军营全部建好。此时,辛弃疾将组建飞虎军所花费的钱财全部做成账目,提交给宋孝宗。宋孝宗一看,这飞虎军都已经建成了,而且账目也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没说什么,觉得辛弃疾真的是能力超强。飞虎军组建后,辛弃疾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根据《宋史·辛弃疾传》的记载,“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这支“飞虎军”使得湖南一带在很长时期都没有发生过“盗贼”闹事事件,并且在长江一带也是赫赫有名。

    可以说,辛弃疾在地方上任官的期间,他在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很大的。然而,辛弃疾的内心一直期待着能够到战场上去。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他还能在驰骋在金戈铁马的生活中吗?

    4

    辛弃疾自在湖南任职后,曾几度被人诬陷弹劾,比如说他“肆厥贪求,指公财为囊橐;敢于诛艾,视赤子犹草菅”(《辛弃疾落职罢新任制》);“严酷贪婪,奸赃狼藉”等。心灰意冷的辛弃疾过起了“隐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佳作。

    然而,即便是如此,辛弃疾也没有彻底忘记国事。关于这一点,从他创作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比如,在《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词中,他这样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说他在一个秋天的夜里,在棉被中梦醒之后,眼前浮现出万里江山。这说明,辛弃疾心里还是放不下国家大事。

    绍熙三年,即公元1192年,辛弃疾接到朝廷的任命,为福建提点刑狱。到了嘉泰三年,即公元1203年,朝廷又任命辛弃疾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当然,朝廷还任命了其他官职,这里不再详述。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辛弃疾为什么还会被启用?原来,宋宁宗即位后,韩侂冑掌权,北伐一事又被提上了日程。我们知道,辛弃疾的威名与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在这中间还参杂这其他的复杂原因,然而,最终的结果是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了。

    宋宁宗曾问辛弃疾,现在是否可以跟金国干上一仗。辛弃疾回答说,“金必乱必亡,愿付之元老大臣,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八)金国必定发生动乱,必定会被灭亡,我希望皇上把北伐这件事交给元老大臣来做。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做好应变的准备。据说,韩侂冑听说了辛弃疾的这番话后“大喜”。由此,他认为辛弃疾是十分支持他北伐的。另外,韩侂冑还以为,只要发动北伐,就必定胜利。因为,他认为此时的金国已经动乱不堪,风雨飘摇。

    那么,辛弃疾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从辛弃疾回答宋宁宗的那段话可以看出,辛弃疾应该比韩侂冑考虑得周全。何以见得?辛弃疾早些年就曾做出过推断,说“仇虏六十年必亡”,这至少可以说明,金国并非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消灭掉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辛弃疾才说“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唯有以积极准备应变,这才是北伐成功的关键。

    由此可见,这个韩侂冑显然是误会辛弃疾说那段话的意思了。也正因为这个误会,辛弃疾又多了一个身份,即“宝谟阁待制”。这是一个什么官呢?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参加朝廷会议的侍从官,属四品。也正是因为这个误会,使得辛弃疾与韩侂冑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具体说来是这样的,韩侂冑认为应该立即北伐,而辛弃疾认为时机还不够,应当推迟,目前首要工作应该积极备战。

    其实,早在镇江备战时,辛弃疾就已经对金国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他曾花了大价钱去搜集情报,然后绘成图。根据这些资料分析,辛弃疾认为金国目前仍然强大,北伐困难重重。另外,据元朝袁桷的《清容居士集》的记载,辛弃疾推算出的北伐时间至少还要再等20年。或许,辛弃疾早就断定韩侂冑的北伐不可能成功了。

    开禧二年,即公元1206年,宋宁宗决定北伐,史称“开禧北伐”。事情的发展如辛弃疾所料,开禧北伐失败,宋金签订嘉定和议。可恨的是,在开禧北伐的前夕,辛弃疾还遭人恶意弹劾。根据史料记载,辛弃疾原本在镇江府干得好好的,可到了开禧元年六月的时候,即公元1205年,朝廷将他调任到隆兴府当知府。辛弃疾正准备去上任,可就在这个时刻,又被人给搞了,说他贪财好色,敛财为己。

    此时的辛弃疾已经是日暮西山,他还能“色”的起来?说他敛财,这就更不可能了。辛弃疾的儿子曾还指望着父亲能拿点钱回来家用,反而被辛弃疾一阵大骂。再者,辛弃疾一心为北伐出力,不顾自己年老身衰。他都这把年纪了,还一心想着为国出力,如何有那心思?可能有人要问了,到底是哪个不要脸的坏蛋在背后捅辛弃疾的刀子呢?我的推断应该就是韩侂冑。理由是,辛弃疾跟他在北伐问题有严重的意见分歧。当然,这纯属个人臆断,仅供参考。

    现在,我们回到开禧北伐上,由于韩侂冑对北伐的认识不充分,终于导致在北伐过程中吃了不少败仗。此时的韩侂冑又想起辛弃疾了,认为只有辛弃疾能帮他,辛弃疾没同意。结果,韩侂冑又吃了败仗,甚至都到了金国人要砍他脑袋的地步了。韩侂冑害怕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呀!辛弃疾要再不出山,命就快没了。于是,韩侂冑想着,我是豁出去了,把最重要的职位给予你,这次你应该要答应出山了吧!

    确实,韩侂冑是没法了。因为金人要他的脑袋,否则绝不议和。这次,韩侂冑决定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这个官职很大,为南宋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中的一个重要职务,主要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掌管枢密院整个部门的各项事务。很显然,韩侂冑是讲希望全部寄托在辛弃疾身上了,否则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职务给他。这样说来,辛弃疾从南归后,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过上“金戈铁马”的生活终于结束,他可以实现与金兵在战场上一决高下的梦想了。可惜,造物弄人,当朝廷的任命到达辛弃疾的住址铅山时,辛弃疾已经重病在床,就算辛弃疾想出山,也不可能了。

    那么,此时的辛弃疾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呢?可以肯定的是,辛弃疾没有答应,并上书请求退休。另外,根据谢枋得的《祭辛稼轩先生墓记》的记载,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颇让人深思,“侂冑岂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侂胄以富贵者乎”。

    辛弃疾说,这个韩侂冑怎么可能是能够用我来建立功名的人呢?而我辛弃疾又怎么可能依附韩侂冑来换取荣华富贵呢?这说明,辛弃疾已经不在相信韩侂冑了,而韩侂冑也不是辛弃疾的真正伯乐。此外,辛弃疾当时支持韩侂冑北伐,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因为报国之心,与韩侂冑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辛弃疾是不是真的彻底心灰意冷了。其实,没有彻底心灰意冷。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有心而无力。据说,辛弃疾死的时候,他还高喊“杀贼!杀贼!”足见,在辛弃疾心中,他一直没忘记恢复中原。

    开禧三年,即公元1207年,辛弃疾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时年68岁。纵观辛弃疾的一生,只有在北方的岁月里,他有过金戈铁马的生活。之后的他,直到死的那一天也未能再有过。也难怪乎,辛弃疾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跟陆游有着太多的相似,都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然而,尽管如此,我们到今天依然不能忘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是他身上那种赤忱的爱国之心,那种动人心魄的英雄气概感染了我们。

    只是,历史终归是历史,已无法再改变。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感叹与悲悯!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都市风云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许你浮生若梦帝少心头宠:国民校草是女生无相仙诀都市沉浮隔墙有男神:强行相爱100天穿越绝色毒妃:凤逆天下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2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熊显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熊显华并收藏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