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文网 > 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 > 开发:资源建设与课程领导

开发:资源建设与课程领导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最新章节!

    新课程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因此,课程资源开发是地方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www.Pinwenba.com新课程实施之前,学校有了教师、教材、教室等,就能完成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之后,又提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问题。那么,新旧课程实施在这点上究竟有什么不同?什么是课程资源?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课程资源观?本节将对新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教师、学校特色发展、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一、新课程资源观

    过去的教学活动,重视向学生传授结论性的知识,忽视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只要有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有一定的活动场所,有师生之间授受的载体——教材,就能够完成教学活动。新课程在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目标以及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即课程资源方面,与传统课程存在着根本性差别。新课程下,课程不只是静态的、以教材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固定的“跑道”,它还被视为学生“跑”的过程;课程目标也不只是知识和技能,还包含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个维度相统一的目标;借以达成课程目标的载体、手段、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

    所谓课程资源,就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如教师、教材、教室,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配套指导用书、教具与学具、设施设备等是课程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成果等,也是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要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仅仅依靠教师、教材和教室这几种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它要求我们拓宽视野,建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把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存在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中的各种各样的自然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文字资源和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都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中来,积极予以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才能有效完成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

    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就必须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入手,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和课程观,尤其要在思想上使教师洞悉“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区别。

    1、帮助教师把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实施必须高举课程标准这个“纲”。教材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只有把握课程标准,才能有效实施新课程。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侧重表述要达成的基本目标,对教学行为不予以直接规定,多表述为教学建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明确界定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行为。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科培训,在教师个体学习、反思、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讨论、讲座、沙龙、论坛等活动,帮助教师切实把握课程标准。

    2、树立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之一的思想

    对教师来说,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目标,在这里,教材无非是实现这个基本目标的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不应被教材束缚住,而应从实现课程目标入手,以教材为蓝本,对课程实施的各种载体进行统整和使用。比如,打破教材的顺序进行重新整合,补充其他内容于课程实施中,挖掘和利用实现课程目标的其他资源等。如海南国兴中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创立了“单元专题教学法”,果断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结构,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专题为线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既有效实现了课程目标,又破解了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普遍反映的“教材内容过多,课时不够”的难题。

    3、确立大的课程资源观

    教师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树立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条件和素材都是课程资源的观念,开发利用自身、学生、教材、场所、设施设备、实践基地等各种丰富的校内外课程资源,真正走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课程实施轨道。

    这样,对教师来说,教学就不再局限于教课本,教师也不再是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而是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从而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三、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教师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并通过自己的整理建构,使这些资源成为课程实施的条件。这些带有教师个性化的课程资源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着直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意识作指导,对课程资源进行识别、开发、利用。教师还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和使用效益,比如,努力改变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服务机制,实现其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教师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的条件性资源。在教学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室)中,教师是实施教学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是教学的主导因素,缺少了教师,教学便不复存在。

    教师还是教学互动中课程资源生成的主导和决定性因素。只有当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困惑、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资源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时,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全发展和健康成长。而这些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主动性是开发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前提,离开了主动性,教师就不能自觉地提高鉴别能力,不能积极地积累和加工课程资源,不能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更谈不上去扩大和提高开发的程度和利用的效益。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首位,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丰富课程资源的有效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调动教师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成为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课题。海南省在推动课改实践,推进教师反思的过程中,创立了“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研训一体”的专业支持体制,得到教育部的肯定和推广。其中最有创意的做法之一,就是创建“成长博客”网站,倡导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札记等发表在个人博客中,既作为个人反思的一种呈现和表达方式,也实现与承担同类教学任务和具有共同志趣的“学习共同体”的“同伴”的互动交流,还可以得到有关专家的及时指导和引领。这种反思、互助、引领产生的信息,既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阅历”,又极大地拓展了课程资源,使教师能够不断地学习他人,不断地反思、调整和完善自我,成为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课程资源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的特色发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撑。要通过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必须对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禀赋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定位,充分利用并设法放大学校和学校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通过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着力点。

    1、基于学校传统的自身定位

    每所学校对学校办学特色都有自己的定位,一些重视内涵式发展的学校甚至逐步形成了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得到教师普遍认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围绕这样的定位和教育哲学思想,学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易于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如海口一中从“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哲学出发,确定了构建以人文方向课程为主流选题,兼有其他方向课程选题的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在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很快形成自身的特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亮点。

    2、基于社区资源的开发挖掘

    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生活、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例如,海口老街是海口市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多得且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去了解、珍惜和保护。海口老街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可以让人们在感受现代化的繁华,感受碧海蓝天的幽静的同时,去回味、追寻和怀旧曾是蛮荒之地的海口老街的沧海桑田。海口一中陈光安老师利用学校临近海口老城区的优势,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拍摄了大量海口老街照片,挖掘了大量海口老街的历史文化素材,开发出一门《海口老街》课程,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受到旅游部门的青睐。

    3、基于学校师资的资源建设

    开发课程资源,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以及社区人力资源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海口一中在这方面也下足了工夫,创出了特色。该校李淑兰老师曾是大学《逻辑学》老师,到海口一中任教之后,其自身优势一直苦于没有用武之地。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使她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及时开发出了《种下一棵智慧树——趣味逻辑泛舟》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青睐。该校还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聘请了八位博士后,成立了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专家小组,并将这些博士后自身所具有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出来,予以整合,开发和开设了一门特殊的校本课程——《科技前沿》,课程内容涉及环境保护、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领域,介绍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成果及最新动态,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的博士后还把学校提供的课酬捐献给学校作为特困生基金,并与受到资助的特困生建立了密切联系和深厚情谊,不断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特困生支持和鼓励。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严谨的学术品格和无私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再次生成宝贵的德育课程资源。

    高中新课程实施后,凡是发展特色明显的学校,都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有自身的独到之处。

    五、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共享机制和制度支持框架,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既能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益,避免课程资源的闲置,又能避免课程资源的盲目开发。那么,在推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

    首先,政府要统一构建制度支持框架。政府有责任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地向学校提供课程资源,保证学校能够广泛地利用校外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电影院、厂矿企业、部队、院校、科研院所、机关等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政府可以将各单位对学校提供资源的情况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等,推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政府还可以投资建设或者协调公共和公益性课程资源,供学校共享。比如,建设公共的通用技术课程基地,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设施可以向普通中学开放等。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也可以建立类似的基地。为确保选修课程的开设,教育行政部门应整合教育内部的教师资源,实现教师资源的最充分利用。对于一些学校难以开发的共性课程,如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可先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样本学校或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发,最后再组织校际之间的联手开发,使教师、教学设施和开发的课程等彼此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其次,学校要主动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共享机制。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社会及其他学校的资源;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也应向社区和其他学校开放或辐射,在特色课程、专业教师、场地设施等项目上开展合作,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等活动共享资源。特别是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学校要主动为资源共享做出贡献。如海南中学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以其省级重点中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家长和其他社会资源,建立了遍布全省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各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及时组织实践成果的展示和分享,既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了当今的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活动和精神大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

    第三,其他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也可以参与推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公认为最难实施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实验之初,课程资源空白、专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相关知识储备不够等问题尤为突出。海南省与“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创建国内第一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站,让全省教师在同一平台上备课、研讨,并提供专业资源支持和针对性指导,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有效解除了教学资源不足对课程正常开设的制约,不仅保证了全省所有高中学校正常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也为这门课程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地位的牢固确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事实上,海南省中小学其他学科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通过本省建设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自2004年以来建设和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网络课程资源。特别是2008年以来,海南省各学科中心教研组组织骨干教师有意识开发了大量的学科教学设计、视频、试卷等资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支撑,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欢迎。

    段青老师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网上教学资源的单向呈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他们期望与同伴进行交流,渴望获得专业化的点拨与指导。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诉求,海南省各学科网站借助博客良好的互动性能,为广大教师创设了平等、和谐、自然、自由的交流教研平台,常规教研活动与网上交流互动融为一体。各高中学科教师已经将学科网站互动研讨作为学习借鉴、释疑解惑的重要途径。正是网站的这一块资源,牢牢地吸引了一部分教师持续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

    在资源呈现方式上,段青老师和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网络技术组也进行了跟踪研究和相应的技术改进。在2008年至2010年两年时间里,根据教师不断变化的对资源呈现和研讨方式的多样化需求,学科网站资源呈现方式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学科网站,以友好的界面风格,将资源呈现和互动交流很好地融为一体,在博客自主、简约、个性化、技术门槛低等特色的基础上,将社交网络(如国内的人人网、国外风行的facebook)的风格引入博客平台,加强教师、教研员、专家之间的互访与交流,学科网站一改博客首页排列文档目录的风格,将添加好友、网址链接、记录最近来访者、显示最新文章、最新照片等功能在首页呈现,这一教育学术网站的界面风格当属hersp平台首创。2010年7月的上述调研表明,“清晰易查找”的网络资源呈现方式和“人性化,易于操作”的界面设计比较受广大高中教师的欢迎。

    案例5.4《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本案例节选自海南省2010年上报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该项成果荣获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本项成果申报者: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陈夫义(院长、教材主编)、李洪山、段青、孙有坚、许冠学、邓楚君、曹红焱等。在此,对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和生态环境是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石。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在海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研发小组,成功开发了《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2004年开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2007年6月开始研究开发和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一、研发背景

    立法推动。1999年7月海南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海南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规划修编纲要。纲要提出:“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娃娃抓起’,在全省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全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地方教育课程……到2010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公民生态意识教育体系。”

    行政联动。教育部2003年颁布《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2003年2月,《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的通知》下发。在这种背景下,海南省与省外有关专业机构合作研究开发了《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和教材,并于2004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教材由最初的4本扩展到后来的19本。

    政策驱动。2007年,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及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8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省视察时,反复强调海南一定要坚持生态立省,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迅速行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在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厅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提出并加快了《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的步伐。我们认为,中小学是青少年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开始形成的阶段,此时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有助于使中小学生从小就懂得珍惜地球环境、资源,珍惜海南的生态环境,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适度消费、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科学、节俭的生活方式。

    二、精心研发

    建立团队。2007年6月,经海南省教育厅批准,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启动《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开发和开设的课题研究工作,成立课程研究专家组和核心团队,对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开展研究并形成共识。

    研制大纲。2007年7月至8月,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启动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的研究,先后组织了3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与教材纲目研讨会和论证会,经反复研讨和海南省教育厅核准,决定义务教育三至八年级、高中一年级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地方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间周开设一节课,并研制了《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大纲,把原来分类别、主题循环上升的课程体系改为以专题为主的课程体系。

    编写教材。根据课程大纲,确定编写4册《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即义务教育阶段三、四年级合用第一册,五、六年级合用第二册,七、八年级合用第三册,高中一年级使用第四册。并及时优选全省中小学政治、地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的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编写组,编写组依据课程大纲,对教材编写原则与体例进行了反复研讨,达成共识后,由参编教师将自己编写的部分教材内容先在本校做实验,然后再交流、修改完善。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参编教师到海南省许多地区、生态文明村实地考察,到多个有关部门访谈、收集资料,丰富教材的内容。

    反复修订。教材审查和审定是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编写组将《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多次送到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厅、海南省文明办、海南师范大学、部分中小学等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并及时组织修订。在专家们对《生态文明教育》教材书稿表达一致肯定意见的基础上,再送海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审查和审定。经过几十位专家和一线教师一年多的艰辛打磨和数轮修订后,海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9年2月审定通过了这套教材并正式出版。

    三、组织实施

    列入计划。2008年7月24日,海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局部调整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加强课程实施与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强化三级课程管理,“切实落实国家课程,确保地方课程开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明确“从2008年秋季起,政府将免费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海南省组织编写的地方教材”,“为确保地方课程的开设,各地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三—九年级)同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数整合使用”,同时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地方课程,明确“《生态文明教育》三至八年级间周安排1课时”。

    加强管理。该文件还要求“切实加强课程管理”,“为确保地方课程的开设,省教育厅将组织开展地方课程的专题研修活动和督导检查活动。各地要将地方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纳入对学校的督导和考核评估体系,督促和指导学校切实实施好相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各学科要将地方课程全面纳入考试和考查内容。各学校要将地方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纳入到教师和学生的考评体系,做好有关评价工作”。

    根据上述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审定通过后,于2009年春季发到学生手中,其中1—3册由财政免费提供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使用。

    组织培训。2009年3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分学段组织了全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300多名任课骨干教师的培训会,请专家对课程开设意义、课程目标、教材体例、特色内容、教学建议等作了系统解读,多位教材编者现场说课,参加培训的教师也积极参加互动和研讨,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加强教研。许多学校教研组,以校本研训为依托,努力探索《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充分发挥课程的价值功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二是用探索、发现和操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用角色扮演和模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四是用社区活动和小组调查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社会参与;五是用独立研究和共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满足个人需求和兴趣。

    评价引导。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要求各学校建立多元化评价主体(既有老师、校长,也要有学生、学生的同伴、家长及社区人员),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要全面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测评内容分基础知识和行为习惯两方面:基础知识的测评,采取笔试开卷方式,确定等级;行为习惯方面,分兴趣与方法、态度与表现、行为与习惯三个领域,采取自评、互评、综合评的方式确定等级。评价方式与过程包括:笔试、说评、议评、综评、公示。

    四、实践效果

    一致好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质量受到海南省内各界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为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审定的领导和专家在审定会上一致表示,教材“突出了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突出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且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强调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这套教材不仅要提供给学生使用,还要发放到海南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市县领导干部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宣传和普及。审定通过后,《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已经在全省12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免费使用,高中列入选修2课程。

    成效初显。各市县、学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两年的开设,在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海南、热爱家乡等方面,有明显的收获。如三亚市许多学校根据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他们以教材为参考,设置了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环境调查教育活动,如《海南省珊瑚礁保护现状调查》、《三亚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调查》、《三亚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通过专题调查之后,写出了调查报告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小论文。

    继续完善。两年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海南省青少年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对于海南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和国际旅游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课题组将以2010年这项成果获得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契机,组织专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专业支持,完善课程和教学评价制度,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各项目标。

    案例5.5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本案例节选自海南省2010年上报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该项成果荣获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本项成果申报者:海口一中马向阳(校长)、艾瑞堂、王永策、笪旭、汪剑春、胡绮霞等。海口一中是海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综合样本校。本项成果2009年经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评选确定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推广项目。在此,对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校本开发与实施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中小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迫切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海口一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自主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2003年,该校制订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纲要》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总体方案》,并于2004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发出19门校本课程文本。

    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海口一中面临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如何优化整合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每位学生至少6学分怎么落实;如何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问题。

    二、主要措施

    (一)校本课程规划策略

    建立组织。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主任,设专家顾问组、开发研制部和实施领导小组。

    现状分析。首先,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2003—2006年期间,每年都对学校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其次,优化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从2003—2006年,通过自查、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对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目标拟定。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民主审议,拟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方案制订。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方案等。

    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保证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二)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需求评估。通过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评估。

    教师培训。在课程开发前,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课程开发技术培训,提供业务支持。

    课程申报。根据学校要求,申报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课程开发委员会。

    民主审议。由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依据审议原则与标准,通过课程纲要的审议、答辩、推介等方式,从校本课程的选题、目标、选材、组织、评价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证。

    课程立项。经审议通过后,作为校本课程立项列入《校本课程目录》,拟安排开设。

    编制文本。对是否编制文本、讲义等,量力而行。部分拟编制文本的课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制说明》编制文本。

    文本审定。由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

    (三)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公布课程。经立项列入学校《校本课程目录》课程,向全体学生公布,提供给学生选用。

    学生选课。流程:填写《课目教学申请表》—交教务处—汇总成《课目表(课程菜单)》—下发给学生选择—教师指导—填写《课目教学申请表》—报教务处。

    编班排课。教务处编排教学班(每班不少于30人)。以教学模块形式,编制《课程安排表》安排教学,并公布课程科目、任课教师、教学班学生名单、地点、时间等。

    实施教学。目前,校本课程集中安排在每周四和周五下午,每周2个课时,学生走班选课。

    跟踪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需求追踪。了解、研究和引导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

    动态调整。根据学生需求变化,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四)校本课程学分管理策略

    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依据:一是学生参加课程修习的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90%方为合格;二是学生参加课程模块修习过程的反映;三是课程模块考核成绩。综合三者认定学分。

    校本课程学分的分配:每个校本课程模块36课时或18课时,2个学分,每周为2课时或1课时。在高中前两年每个学生必须完成3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以获得高中毕业的选修2学分的6个基本学分。其中,高一必须完成1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获2个学分;高二必须完成2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获4个学分。

    学分认定的操作程序:学生提交学分申请—任课教师认定学分—学分认定小组复审—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批—公告。

    三、实践效果

    2003年以来,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个新课程重、难点问题,该校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如何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如何优化整合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每位学生至少6学分怎么落实、如何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等具体难点问题上开展了有效的实践研究,开发和开设了80多门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也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理念、举措,被作为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校校长高级研修班”案例,为广大高中学校所采纳、吸收,对全国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万同行先后到校考察,对省内外兄弟学校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案例5.6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本案例节选自海南省2010年上报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该项成果荣获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本项成果申报者:海南国兴中学陈力(校长)、唐秀全、张垂经、吴挺拔、杨文修、吴永炜等。海南国兴中学是海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综合样本校。本项成果2009年经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评选确定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推广项目。在此,对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南国兴中学是1990年创办的突出民族特色的优质校,每年录取的新生中,均有60%以上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国兴中学突出民族特色,在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

    一、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背景

    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进不同民族青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国兴中学围绕“民族特色”与“校本课程”问题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各市县民族学校,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民族历史与文化等弱化或者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该校力图开发与实施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利用学校与地方文化的特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并对全省市县民族中学起到辐射与引领的作用;建构与拓宽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学校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发掘与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扩大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

    二、主要措施

    在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该校以《珍珠球》、《竹竿舞》、《黎族织锦》等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课程为主干,逐步建立起“民族特色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体系,并根据学校的实际与需要,将《珍珠球》与《竹竿舞》模块作为全校学生必选课程,《黎族织锦》模块作为自选课程。

    该校将《珍珠球》模块编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让学生学习,单列考核;黎族“竹竿舞”,又称“跳柴”,是适合于班级集体学习的活动课程,《竹竿舞》模块在学校抓好班级培训者培训工作的情况下,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各班自行掌握),由班主任组织班级培训者示范教导的方法学习,以班级集体表演的方法考核学习结果,既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课程,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充分地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黎族织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艺术含量高且适合于个体学习,《黎族织锦》模块的学习,学校配置专用的教室和织机等设备,由选修的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到随学,以累计学习课时与完成作品呈现学习结果。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能只是“应然”的,还必须是“实然”的;不能只是“理想”的,还必须是“实际”的。因此,学校努力做到:

    1、反复研讨,做好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海南省民族与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海南省文体厅、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相关学科教师广泛搜集资料,比较筛选,并根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数易其稿,完成教材的编写审定。实现课程开发中“实践与研究同步推进,生成与深化相互辉映”。

    2、注重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艺术文化熏陶。利用《黎族织锦》中黎族针纺工艺与黎族锦画设计的学习,在引导学生领会对黎族人民美好胜境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增强挖掘民族文化与沟通民族情感的意识;在了解传统织锦作品的编织技巧的同时,感悟黎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新生活的创造。学习《竹竿舞》模块,在注重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相协调的同时,深入发掘其间的文化艺术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悟与尽情欣赏黎族人民巧妙地将劳动与生活和谐地融入优美音乐舞蹈的智慧,理解“哒哒瑟”这朵独特的文化奇葩的内涵。《珍珠球》模块的教学不止于单纯的球技学习,还透过球技活动,指导学生领略民族竞技胆略与艺术的结合,和为取得胜利敢于献身的精神。

    3、营造氛围,做好校本课程的推广普及工作。把“竹竿舞”和“珍珠球”的比赛,列入每年“三月三”校园文化活动周的比赛内容。黎族织锦优秀作品展成为“三月三”校园文化活动周的保留节目,让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4、实施监控,做好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工作。《竹竿舞》与《珍珠球》进入课程设置计划后,一些班级擅自缩减学习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求各班将每周的学习过程上报备案,每年“体艺节”各班参赛的成绩加权计入评价。“竹竿舞”比赛除了规定的动作之外,各班必须有50%比例的自创动作。及时、动态、生成性评价,使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发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5、做好校本课程的拓展工作。在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的引领下,学校组织了“亮跳”(黎语“美妙的声音”之意)女声合唱团活动,主动承办全省“首届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通过师资培训的方式与省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之后,再开发与实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苏轼在海南》、《诵读三字经》、《国学精要》模块。

    三、实践效果

    “民族特色文化系列”与“传统文化系列”校本课程,都深受学生欢迎,从2005年至今,《竹竿舞》与《珍珠球》模块每届约800人学习,共计学习人数约4000人;《黎族织锦》模块每届约200人选修,共计约1000人选修;“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各个模块计有3000人选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方式都非常满意,“民族特色文化系列”课程的满意率达95%以上,“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满意率达90%以上。

    该校始终围绕着“发展健康个性特长与培植文化内涵”的主题,开展研究与实施,使学生在民族风情中,带着发掘民族文化与沟通民族情感的意识学习课程,感悟与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厚与丰富多彩。《珍珠球》模块,有利地促进了全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2008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学校派出的男女代表队分别获得冠亚军。《竹竿舞》与《黎族织锦》模块,成为学校艺术活动与文化生活的引航课,显示出学校民族特色文化的生命力,学生编织的黎族织锦,在获省级奖励的同时,被来访的俄罗斯、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客人作为珍品收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新华社、海南日报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这些课程进行了专门报道;学校组织了“亮跳”女声合唱团,团员们演唱的无伴奏合唱《黎家姑娘》(黎语歌曲)在全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中夺得合唱组第一名,并在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示了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拓展性效果。在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的引领下,学校继续开发与实施“传统文化特色系列”课程《苏轼在海南》、《诵读三字经》、《国学精要》等校本模块,为了丰富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学校于2009年上半年派出两名体育教师远赴云南,接受国家民委组织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并已着手开设箭弩、陀螺和蹴球等民族校本课程模块,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正逐渐规范与完善。“发掘与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交流与影响”的工作深受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省民委确定该校作为全省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体育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计划拨款在该校建设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体育教育训练场地。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都市风云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许你浮生若梦帝少心头宠:国民校草是女生无相仙诀都市沉浮隔墙有男神:强行相爱100天穿越绝色毒妃:凤逆天下

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陈夫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夫义并收藏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