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文网 > 三国第一强兵 > 三二一章 且战且退

三二一章 且战且退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撤退,只是一个命令,但绝对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了的,临战撤退,而且还是处于劣势,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大溃退,以至于全军覆没。

    不过,指挥者毕竟是曹『操』,他麾下这支兵马,也不再是谷水河畔那支杂拼起来的联军。一年多以来,转战千里,大小百十战,虽然还不足以打造出一支天下无敌的王者之师,但令行禁止,进退有据这种事,曹军还是可以做到的。

    金鼓齐鸣声中,旌旗挥动往复,撤退的命令迅速传达给了整个大军,撤退开始了。

    虽说是撤退,但在接到命令后,两翼的主将首先下达的命令却是反攻,大规模的反攻!

    夏侯渊亲自率领数百亲卫,以及千余生力军发动了反击。他本身的武艺就很高,他的亲卫也都是训练有素的曹军精锐,再加上千余生力军,战力自然非同小可,刚一接战,就挡住了幽州军的猛攻,不但扳回了局面,而且还将幽州军的战线压了退了十几步。[]三国第一强兵321

    并非夏侯渊不愿意服从命令,想要安全撤退,就不能抱头鼠窜的挨打,否则再精锐的部队,也会因为士气越来越低而崩溃。

    所谓且战且退,就是这样了。

    “众将各守本位,压住阵脚,依照中军旗号徐徐而退,妄自出列者,斩!大声喧哗,动摇军心者,斩!不从号令者,斩!”

    挟着击退敌军的威势,夏侯渊扬声高呼。

    左翼的曹军已经被打得灰头土脸了,听到中军传来的撤军令。早就巴不得离开这个修罗场,只是敌军迫得太紧。后军又没腾出空隙,来不及转身。此时感觉压力一松,下意识的就要转身开溜,却听到了夏侯渊的严令,当即都是心头凛然。

    等到众兵发现是主将亲身断后,跌到谷底的士气顿时一振,当即凛然奉命,跑到了离自己最近的将旗下,按照各级军将的指挥,徐徐而退。

    得了这个空当。夏侯渊也不恋战,幽州军的攻势的停滞,只是暂时的。没有击破敌阵,靠生力军达成的优势很快就会消失,被暂时压制后,幽州军的反击只会更加凶猛。

    所以,达成目的后,夏侯渊也是见好就收,带着大军徐徐而退。

    幽州军已经打出了气势。哪里肯放敌人离开,攻势稍一停滞,便迅速反弹。

    “不要放走了曹『操』!弟兄们,杀。杀上去!”

    田楷事先可没想到,这一仗居然打得这么顺利,还没怎么着呢。曹『操』就开溜了。莫非鹏举兄弟真是天命之人,威压已经达到吓阻敌胆的地步了么?

    不管心里有多少疑『惑』。都不妨碍他展开追击,一向只能虚张声势。让主公完全看不上眼的幽州步卒,能有这种表现,让田楷大感惊奇的同时,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独掌一方其实就是看似风光罢了,因为幽州兵力紧张,所以,从河北大战开打之后,田楷的部下就只有步兵了。

    界桥之战,就是步卒拖了后腿,其后也没什么抢眼的表现,只是在抢收冀州秋粮的时候,发挥了一下人海战术罢了。

    田楷知道幽州内部对步卒的蔑视,也为此遭了不少白眼,可他也没办法啊,他带惯了骑兵,哪知道步兵要怎么训练,步战有什么讲究啊?

    好在有鹏举兄弟帮忙,今天终于扬眉吐气了。

    破黑山,败袁术,曹『操』很厉害?没用,还不是被自己一鼓击破了?主要当然是靠了鹏举兄弟的虎威,但此战之后,自己的部队也应该成型了吧?

    先是他身边的几个亲卫,很快就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田楷的激昂情绪迅速感染了全军,杀声震天。

    “杀!杀!杀!”人『潮』汹涌而且,大阵两翼的月牙,像是变成了两柄弯刀,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恶狠狠的斩向了敌阵。田楷所在的右翼,攻势尤为迅猛,转瞬间就追到了夏侯渊的身后。[]三国第一强兵321

    “举盾!”夏侯渊临危不『乱』,扬声发令。

    生力军中走出一队盾手,举着大盾,毅然向身后的巨浪迎了上去。

    “落!”夏侯渊的眼神迅速在盾阵上扫过,神情凝重并带着一丝欣然,没人知道他的欣然是为了盾阵的严整,还是为了这些视死如归的勇士,只有他的命令接踵而至。

    “咚!”盾手将大橹高高举起,重重向下一顿,尖锐的盾尾破开了深秋时节微硬的泥土,牢牢的竖在了地上,仿佛凭空多出了一道巍峨的城墙。

    “举矛!”号令连绵不绝,坚壁后,又探出了一排矛刺,锋利的矛锋散发着黑沉的光芒,映『射』出森寒的杀机。

    王羽见状,啧啧感叹道:“不愧是曹『操』,临阵撤退都这么有章法。”

    开战以来,王羽一直在阵后观敌。他倒是也有出战的计划,但曹『操』退的太快,太果断了,还没等王羽发现出战的时机,曹军的退势就已经展开了。

    虽然胜势已定,但王羽却没田楷那么兴奋。本来也没什么可兴奋的,看曹军这么进退有据的样子,此战恐怕别说将曹『操』留下,想取得太大的战果都难。

    “主公,那夏侯渊看起来有两下子,不如让某去助法式兄一臂之力,擒了此人?”太史慈跃跃欲试的请战。

    和典韦的一场大战虽然很过瘾,但没分出胜负的结果,却让他很是遗憾,右翼的攻势似有受阻的迹象,他赶忙『毛』遂自荐。

    “用不着。”王羽摇摇头,轻松笑道:“这招你又不是没见过,龙凑那一战,麹义不就是这么干的吗?放心好了,这点小阵仗,难不倒法式兄。”

    “诶,倒也是。”太史慈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夏侯渊整队的速度很快。在一进一退之间,就摆下了一道防线。看起来就算不退,也有顶住田楷攻势的机会。但实际上。那道临时布置的防线很单薄,没有纵深,不可能打成阵列战,纯粹就是拖时间用的。

    能拖多长时间,不在于阵势如何,关键在于防线中死士的斗志有多强。在龙凑之战中,麹义将死战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带着一支残兵,硬生生的拖住了催锋营和幽州铁骑两支强军。淳于琼等人本是大有机会全身而退的。只是他们自己太不争气罢了。

    理论上来说,这种防线只要摆下了,就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双方都是以步兵为主的部队,机动力差不多,想绕过防线追击敌人是不可能的,就算真的追上了,自己的队列想必也都破坏了,面对且战且退的敌军,自『乱』队列。实在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所以,眼下这种情况,也只能一道防线一道防线的摧破过去,看是敌人到底有多少死士可用。士气又能撑到何时。

    “死战!为主公效死!”

    组成防线的死士约有三百,在铺天盖地杀来的追兵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仿佛大浪中的一块礁石一般。他们知道自己没有退路,甚至可以说是被抛弃了。但斗志却丝毫都没有动摇,为首的军司马亲自『操』盾在前。反反复复的只是高喊着同样的命令。

    “为主公效死!”众军同声应和,他们本就是曹、夏侯两家的私兵,对他们来说,士为知己者死,就是最大的正义,最权威的真理!

    为了掩护主公撤退,他们心甘情愿的战死沙场。

    “负隅顽抗!随我来,杀光他们!”不知是不是也想到了麹义,田楷的吼声中,突然多了几分仇恨。

    “噢!”幽州军一边迅猛追击,一边调整着队列,气势越来越盛。[]三国第一强兵321

    “轰!”两军相接的一刹那,巨大的撞击声轰然而鸣,两军的盾手撞在了一处。

    “咔咔……”随后,晦涩的摩擦声响成了一片,强自压抑着胸腹间因撞击而起的气血翻涌,两军的盾手都拼命的推搡着身前的盾牌。

    幽州军想用力量压倒对方,他们挟胜势而来,人多势众;曹军想维持住战线的完整,给撤退中的大军争取更多的时间,让自己的牺牲有更多的意义。

    “死战,死战,死战到底!”这是曹军的声音。他们按照传统的规则,为主公效死,他们知道,就算自己死了,主公也会给自家的妻儿老小一个安宁的生活,不再受到『乱』世的weixie和苦楚。他们喊得义正词严,慷慨激扬。

    “讨逆,讨逆,讨逆平『乱』!”这是幽州军的怒吼。这场战『乱』到底是谁挑起来的,他们也不是很清楚,但大汉陷入『乱』世的原因,无疑于世家豪强们有关。

    当九州大地遍地饿殍,饥民不得不揭竿而起的时候,豪强们的坞堡中,粟米却堆满了粮仓,高高冒起的尖端,仿佛士大夫们头顶的峨冠。

    当董卓『乱』政,京师百姓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时,身份高贵的诸侯们却在置酒高会,夜夜笙歌,顺带着将营地周边搜刮成一片白地。

    当冠军侯在洛阳与西凉铁骑大战连场,杀得昏天暗地之时,诸侯们却在安全的后方互相拆台、扯后腿,最后还上演了一幕幕自相残杀、吞并的好戏。

    高高在上的世家豪门,的确已经腐烂了,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了。旧的沉规腐矩,也不再有效力!

    多次并肩作战,使得青、幽两军的交集极为密切,流传于青州军的新思想,同样也感染了幽州军。

    对战的双方都知道自己在为正义而战。

    但正义只有一个,永远属于胜利的那一方。

    双方的士气都很旺盛,人数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曹军死士们构筑的防线太过单薄,强撑了几个回合,终于还是抵挡不住人多势众的追兵。

    又一次猛烈的撞击之后,一名曹军盾手颓然倒地,口鼻、虎口上鲜血淋漓。没人去帮助他,也没人理会他,因为盾阵已经裂开了一个口子,几十柄长矛顺着口子刺了进来,还有几柄长斧横砍竖劈。

    每个人都要为了生命做出最后的挣扎。哪里还有空理会其他人?

    战线的破裂很快就引起了连锁反应,从裂开缝隙。到片片龟裂,最后成片被摧毁。其实也就在转眼之间。

    等到刀斧手突入盾阵之后,大局就再没有悬念了。

    三百人的死战,为夏侯渊争取到了五十步的缓冲。牺牲很大,却远远不够保证安全。

    带着满腔的愤恨和不甘,夏侯渊再次下令,第二道防线原地结成,大军依然坚定而缓慢的退却着……

    左翼的损失很大,但相对于形势更恶劣的右翼,这点牺牲就算不得什么了。

    早在曹『操』下令撤兵之前。吕旷军就已经发生了溃退,指望他们在强大的青州军面前且战且退,无异于天方夜谭。

    命令一下,冀州军就争先恐后的向后撤退,吕旷能做的,也只有稍稍控制一下部队逃亡的方向,免得他们一头撞上友军而已。

    吕旷深知,曹『操』可是个心狠手辣的,就算是友军。跑过去撞他的队列,yiyang是格杀勿论。刚才死在督战队刀下的败兵还少么?

    不过……

    一边指挥着败兵逃亡,吕旷一边回头眺望,神『色』很是复杂。迎击而前,为大军断后的不是别人,正是曹军的督战队。

    统领督战队的是襄贲校尉杜松。此人是山阳郡湖陆县有名的豪强,少年之时就因杀人而亡命在外。颇负盛名。

    说起来,三国时代的猛将。很多都有这种经历,关羽、典韦、徐庶,都是因为杀人而扬名,连太史慈也是惹了大祸之后,这才名动东莱。

    “放箭,正前方,集中发『射』!”杜松身着铁甲,站在阵列中央,扬刀大喝。

    强弓齐『射』的嘶鸣声应声响起。

    督战队使命不是上阵厮杀,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逃兵产生巨大的震慑力,以恐惧压制恐惧,维持战线的完整和军中的秩序。所以,他们的兵器以中长距离的长矛和弓弩为主,而不是利于缠斗的刀斧。

    这样的搭配,并不利于作战,接战之初,或许能靠着密集的长矛阵和弓弩给予敌人一定杀伤,可等到短兵相接之后,长矛手就没有还手之力了,这也是军队很少由单一兵种组成的原因。

    不利于阵列而战,但若怀着必死的决心进行狙击,且战且退,这样搭配倒是很有威力。弓箭的集中攒『射』威力十足,就算挡不住敌人,密集的长矛阵也能抵挡住少数散兵的追击。

    几队杀起了『性』子,没有等待号令就自行追击的幽州步卒,就在这箭矛阵下吃了大亏,先是被箭雨放倒了近半人手,刀盾兵顶着盾牌冲到了敌人跟前,却对一波波长矛的攒刺毫无办法,只能饮恨收场。

    当然,单凭这样,是无法彻底挡住追兵的进击的。

    五角形的梅花阵是用于散兵格斗的,面对密集结阵的数百人,当然没什么好办法。不过,等到幽州军重整了队列后,就轮到曹军的督战队流血了。

    报复来的很快,前锋散兵的血还未流尽,比曹军的断后部队密集数倍的箭雨就覆盖过来了……头顶,面前,左右,凄厉的箭鸣声呼啸不绝!

    以长矛、弓箭为主的督战队无遮无挡,完全无法应对这样的攻势,只能靠着同袍彼此之间的掩护,在箭雨中艰难跋涉,被整片整片的『射』倒,最终不成阵列,淹没在滚滚而来的追兵大『潮』之中。

    “报……启禀主公,校尉杜松战死,所部兵马无一生还!”

    “报……启禀主公,校尉张涛战死!”

    在曹『操』和众将的沉着指挥之下,曹军步步为营,徐徐而退,强军风范一展无遗。但这种沉着不是没有代价的,接连不断的噩耗,一直持续不断。

    断后的部队,基本上都是以全军覆灭为结局。而敢于承担断后任务的部队,就算不是曹家的私兵嫡系,也是相对精锐的部队,即便是在和袁术进行的那场诈退三百里,追击六百里,转战千里的大战之中,损失的精锐都未必有今天一天多。

    一个个噩耗,就像是刀子yiyang,在曹『操』的心头『插』了一刀又一刀。

    众将多在各个战线上奋战指挥,曹『操』身边只有典韦、曹洪左右护卫,这两个人都忠心得很,尽管心存疑『惑』,但脸上却没表现出来。

    而一众幕僚却一直在窃窃私语,虽然右翼的形势很不妙,但也没到全军撤退的时候吧?在战局胶着的关头突然撤退,这不是平白将胜利送给敌人,把损失留给自己吗?

    一向精明的主公,怎么会出此下策?

    虽然心存疑虑,但也没人提出劝谏,大战还在进行,就算执行的是『乱』命,也比大伙互相争执不下,延误了战机强。尽管和袁绍、刘岱是一党,但曹『操』的价值取向却和王羽更接近,他招揽的幕僚,多半都比较务实,都是当世之英杰,这点道理还是拎得清的。

    在各战线上指挥的武将,就跟没话说了,令行禁止,这是最基本的纪律,曹军转战兖、豫,战无不胜,靠的可不仅仅是曹『操』的谋略。

    就这样,靠着不断断腕求存,曹军虽败不『乱』,一直退到了二十里外的乐平城,这才止住了败势。

    为尽全功的青幽联军也不过分进『逼』,在五里外扎下令营寨,摆出了围攻乐平的架势。

    出于对曹『操』决断的疑虑,曹军、冀州军众将草草安顿了士卒之后,便集中到了中军。(未完待续。)

本站推荐:明天下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红楼春凤囚凰小阁老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九星霸体诀

三国第一强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鲈州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鲈州鱼并收藏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