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文网 > 重生之正室手册 > 15.第15章 卖鞋

15.第15章 卖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重生之正室手册最新章节!

    方府满月酒宴顺顺当当过去,赵氏却累得躺了一天,而这边蕉院也出了点小状况,依晴和乐晴都吃不惯北边酒席,虽然菜式丰富多样,大盆大碟的,份量足,卖相也极好,但却都是冷盘,端上桌时盆碟底部已结了一层油,依晴望而发怵,席间基本上没动多少次筷子,乐晴却是早饿了的,明知道吃下去不太好还是给自己塞了个肚满肠肥,末了口渴还喝冷掉的开水,结果第二天拉得她小脸翻白发青,被依晴骂了几句。

    依晴是觉得母女三个住在表姨母家已经够叨拢人家的了,娘亲刚好,妹妹又病倒,来到京城这么些天,方家尽忙着给她们蕉院请大夫了。

    乐晴哭丧着脸靠在庞氏身边,张妈妈安抚道:“不过是吃撑拉肚子罢了,不用请大夫,家里就有这些应急的药丸子,待我去找大奶奶要几粒来,既是怕惊动太太累着她,咱就不让她知道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了的事儿!”

    张妈妈去拿了药来,依晴道声让妈妈受累了,便拿来温开水喂乐晴吃药,然后由紫香服侍着躺下歇息不提。

    第二天,依晴记着跟大表姐方玉娴说好了去城外上香请平安符,便和张妈妈商量,打算亲自到街上去购买香烛供品,张妈妈说城外寺庙前也有卖香烛供品的,到时在那儿买也是一样,依晴不同意,认为还是在家里自己备好再拿过去多显诚心。

    张妈妈见依晴说得在理,便去做安排,却不知道依晴其实早就想到街上去转悠,京城长安自然是极大的,也不可能大得过她上辈子游览过的西安城!但总归是两千多年前的都市,那日才走近城门,就被其宏伟磅礴的气势震摄住,城里城外各种大型建筑物高阔华美,富丽堂皇,一路而来只是惊鸿一瞥,已觉惊世骇俗,直想找个机会跑出去仔细看个过隐,此时唯有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了,这个叫大华的朝代,女孩儿只要稍微有点身份,家里条件好点的,就不被允许独自出门,总要有大人陪着才行,不然就不算是好女孩的行为,有损闺誉。

    香烛和各种新鲜果品、素点心,附近的玉通街集市上多的是,从方府所在的平安坊出去,穿过两条街巷就到玉通街,刚巧今天老少爷们都出门,连太太也要去一趟亲家母家,府里的马都让套走了,没有马车,张妈妈建议依晴下晌再去,依晴却等不及了,说不就是隔着两条街巷吗,那就走路吧,平日总是坐着躺着,也该活动活动筋骨。

    张妈妈估摸着青天白日的不会有什么事,且别人家的小姐时不时地也有上街逛游的,当下便要求依晴戴好薄纱帷帽,由福旺媳妇和翠香陪着去。

    福旺媳妇和翠香平日也没什么机会出去玩,得知可以上街逛逛,顿时高兴极了,吃过早饭,三人就出了门。

    依晴中规中矩地走着,一路慢慢四处张望,心绪飞扬欣悦:古代长安果然无比的昌盛繁华,即便不是处于集市上的偏街门店,也总有客人不断走动,在她眼里,京城,简直是处处商机无限!

    很快就到了玉通街,人流越来越稠密,男男女女,各行其道,互不惊扰,反正长安城内各街道都是极宽阔的,随便乱走都能占有自己一条线路。

    福旺媳妇指着从街头那边过来的人群说:“姑娘你瞧,这时候才开市呢,所有摆卖的东西最是新鲜丰美,那些人是送货过去的,集市上的店铺或小摊贩买下他们的货,转手再以略高的价格卖出去,如今集市上一定很拥挤,因为又有另一批人在收买货物,然后背着扛着从另一条街出去,买卖不相误,两路人的马车是不许乱停的,各有去处!”

    “是这样啊?京城的集市如此有讲究,规矩定得极好啊!”

    “那是自然,无规无矩,不成方圆,偌大的京城还不得乱套了!”

    走着说着,渐渐走进集市范围,眼前一个五间的阔大门店,一开八扇雕花木门,往上还有三层楼,气势不小,依晴看那上头匾额上写着四个端庄的正楷大字:锦绣绸缎,搞得这么宏大,却原来只是个布庄啊,只写着绸缎二字,算不算专卖店?

    福旺媳妇见依晴站着不动,便怂恿她进去瞧瞧,进门之后,翠香替依晴将帷帽取了下来,屋里光线不比外头,怕瞧看不清楚。

    伙计见有新顾客上门,忙上前介绍,说店里昨天才从江南进了一批新货,十分鲜艳华美,因今天是集日,人客较多,所以将货物按花色品种分别摆放在三个楼层,如此可避免拥挤,也方便太太小姐们细细鉴赏……一句话就是,楼上请!

    依晴见店面一楼柜台前姑娘少妇确实很多,便和福旺媳妇、翠香顺着宽阔的木楼梯往二楼去。

    到了二楼才发觉,楼上的人更多!

    二楼如此,三楼估计人也不少,依晴不喜欢人挤人,早没了看布料的兴致,江南来的丝绸,她没有不熟悉的,只是想进来了解一下这些丝绸运到京城来以后行情好不好罢了。

    她对身后的福旺媳妇和翠香说道:“下去吧,人太多了没意思,改天再来!”

    身后不知是谁应了声:“好。”

    于是依晴就自顾下了楼。

    走出缎庄回头一看,哪里有福旺媳妇和翠香的影子?

    她怔了一下,看着如同群鱼般往缎庄里涌动的人们,实在没有心思进去找人,只好就在门口干等。

    谁知等来等去也不见她们俩出来,依晴只得硬着头皮往里挤,二楼,三楼都转过一圈,居然不见那两人,这怎么回事啊?一个店铺里也能把人弄失踪,真是无语了。

    下楼到柜台上问伙计,原先那名接待她并做宣传哄她们上楼的伙计拍着头道:“哎呀,你们定是走岔了!刚才她们也过来问你呢!赶紧地,现在出去或许还能追得上,她两个才出门不久!”

    依晴走出缎庄,四处张望,到处是人,就是看不见她要找的那两只。

    没奈何,她只好一个人往集市走,心想或许能遇上,如果实在相互找不着,就自己买了东西再回家,反正那条路她是记住了。

    依晴提起裙裾走下台阶,快步往集市走去。

    这就是南城最大的集市,真的好大啊,居然有一条城内河,河中有船只,左右两岸都是集市,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依晴分不清区域,寻得个老妇问哪里有香烛卖,老妇指着河对岸说:要想买到好的,就过桥往那边去,不过价格比较贵些。

    依晴道了谢,顺着那条横跨河面的石桥朝对岸走去!

    过了石桥,桥头有个三四岁模样的小男孩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行人来来往往没人理他,依晴见那男孩脏得可以,边上有各种铺面和小吃摊,心想弄不好是那些人家的孩子,便也懒得管闲事。

    顺着人流往前走,依晴发觉自己似乎走错地方了,这条街两边临时搭起的小摊上摆卖的多是手工艺品、日用品,还有布匹和做好的衣裳鞋袜帽巾,各种新鲜果品基本不见有卖,香烛么,应该要到店铺里去买。

    她折身往街沿走,想离开人群踏上路牙子进那些店面去,却不小心碰到一个低矮的鞋摊,那小摊占地极小,本来就搭得不结实,轻轻一碰就翻了,摊板上摆放的十几双千层底布鞋全部落到地上。

    一个穿着土黄色襦衫的妇人跳过来喊:“你这姑娘走路怎地不看着点?啊?我如今是急得蚂蚁掉热锅,你还要来给我添这个乱!”

    依晴忙蹲下来替她捡鞋,一边说道:“对不起这位大嫂,是我不小心,我给你捡起来好好摆上!”

    那妇人想是有什么急事,直接从斜翻的摊板下拉出一个圆口竹筐道:“算了不摆了,都扔这里来吧,这生意不做了!”

    依晴一怔:“为什么啊?这才开市不久。”

    那妇人哭丧着脸:“你有所不知,我孩儿找不见了!为着这几个糊口的银钱倒把孩儿弄丢,我还活个什么劲儿?”

    依晴忽想起来,忙问:“你孩儿是不是男孩?四五岁,穿件跟你衣裳一样颜色的上衣?”

    妇人忙点头:“是啊是啊,姑娘您看到啦?在哪儿?”

    “是,我看到个男孩儿坐在桥头边哭,或许是你家孩子,你快去看看!”

    “哎呀!一定是的!一定是的!他说过要去看船,我忘记了!”

    妇人急慌慌地就跑,边回头对依晴道:“好姑娘,你替我看着摊子,我去找儿子……”

    “哎!你回来……”

    依晴拿着双鞋子楞在当场,这怎么说的?碰翻一个摊子,直接被抓了劳工,给那女人当看摊的小伙计了!

    没奈何,依晴只得整理好鞋摊,把那十几双新鞋子一一摆弄好,细看那妇人做的十几双鞋,都是男鞋,样式朴素,但十分结实,特别是鞋底,针脚细密,又厚又硬实,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力气,依晴是做惯针线活的,知道拈针引线的辛苦,特别是做鞋,古代的千层底布鞋十分难做,光是纳底儿就要使出十成的手劲,平时她和妹妹做鞋,都是刘妈妈纳好底儿。

    赶集的人越来越多,依晴生怕妇人辛苦做出来的鞋子被人白白拿走,不敢轻易离开,也顾不得大姑娘看小摊丢面子,安安稳稳坐在摊子后头小独凳上,走了半天也累了,正好歇歇脚吧。

    以为无人问津呢,谁知坐下来喘口气的间隙,就有好几个人来问鞋子怎么卖。

    依晴先是说替人看的,不知道价格,后来问的人多了,依晴就按照别的摊位老板吆喝的价钱多加几文钱给价,心想可以有个还价的空间,顾客若嫌贵不买,她还不想多事呢,让那妇人回来自己卖好了。

    没想到偏遇上个认真办事的乡下人,而且那人对满大街喊着“布鞋二十钱一双”的吆喝声充耳不闻,竟然听信了她的话,直接以每双二十五钱的价格,将那些鞋全买走了!

    依晴有点意外,但收钱的速度很快,几年来与绣庄、书局打交道,又不是识铜钱,并不用仔细去数,将那堆钱扫了两眼,凭目测估算就能断定钱数,伸手哗啦啦两下把那堆铜角儿全扫进摊板下的大筐里。

    生意做成,麻烦却来了。

本站推荐:明天下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红楼春凤囚凰小阁老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九星霸体诀

重生之正室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凤亦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凤亦柔并收藏重生之正室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