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文网 >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 第065章 魏阉贼心虚 玉妃赞忠臣

第065章 魏阉贼心虚 玉妃赞忠臣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

    第065章 魏阉贼心虚 玉妃赞忠臣

    (096)

    “但通过今上午太极殿‘早朝’,及今晚乾清宫‘奏对’,起码已向咱家透露出一个信息:崇祯要向咱家动手了。怎么办?是孤注一掷,动用东厂和锦衣卫,干脆反了他娘的?还是------  “不行,还不到破釜沉舟的最后关头。”对,忆至此,他突兀想到早一会儿在乾清宫“奏对”时,崇祯帝临将钱嘉征奏疏,摔给自己同时,说的那句话“回去后认真读读吧。读个明白,明白什么叫为人臣子”。

    嗨呀老魏,你这么个一向绝顶聪明的人,险些脑子一热,感情一冲动,不仅要做出的仍是一件错事;且更是一件开弓没有回头箭,也许要粉身碎骨的傻事险事------

    此时,他一边走一边想,不由一阵窃喜:为人臣子,为人臣子!看来,这年轻皇帝还没将咱家视为他的“对手”“宿敌”;我这岂非“小虫放屁先自惊”——自己神经过敏?我老魏还是可以继续做人臣子的。

    但他却又倏乎记起,当他临出门时,对方又从身后撂过一句话道:“你要明白,你也许是先帝的‘心灵知己’,但绝不是朕的心灵知己;你更要明白,朕与厂臣是绝对不可以并列的。不仅史上并无此先例,《大明律》中亦无证可查,朕更不准许。绝对!”

    这是魏忠贤临出门前,听到对方的最后一句话。当时崇祯被激怒的语调,已经可以用“咆哮”一词来形容了。魏忠贤不敢确定刚刚掀起的这场风暴,是否就此结束?也许自己该写份检讨书了。嗨,就让一切开始于文字,亦结束于文字吧。阿门!

    打发走魏忠贤,崇祯帝伸个懒腰深舒了口气,随便躺床准备正式安寝;但翻来覆去却了无睡意。他不是那种懒床的人,从没有大睁两眼躺床慵懒的习惯;早晨醒来当即便起,晚无睡意绝不上床休息。现时尽管夜半更深,但既无睡意倒不如起来出去转转。

    当他独个儿悄无声息来至御花园,站在先父皇光宗帝,亲手栽种的菩提树旁,于朦胧月光下伫立凝视大树之际,突觉有一夹衣披在身上。他虽未转身,但已从对方呼出的气息中,知道定是爱妃如玉来至身旁。他也了无声息地,默默握上了对方温暖的小手。于是,二人便肩并肩站在了,早已绿盖如荫的菩提树旁。共同凝视着大树,浮想联翩------

    “五哥,又想父皇和皇兄了?”玉妃充满同情地轻声问道。“臣妾知道,皇上近段始终深陷于,‘朝廷大局与守孝存仁’二者关系的重重矛盾之中;到了需出手时,先皇兄的临终遗言,却让您迟迟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

    “啊?真是生吾者父母,知吾者爱妃也!”崇祯帝感动地紧握玉妃手道。“朕最近的确深陷于如此矛盾之中,不能自跋。说也奇怪,在朕即位之初,立脚尚还未稳,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却是那样心燥性急,想即速剿灭逆贼;但时至今日,当大权重回,朝局已稳,朕位巩固,可到该出手时,朕却又犯起了踌蹰,下不了决心,拿不定主意。

    “不瞒您说,近几天只要静下来刚一阖眼,便似皇兄便站朕面前;而他那‘莫忘以孝治天下宗旨’和‘善待魏忠贤,他是朕的心灵知己,中兴大明无他不行’的话,便又在耳边反复回响。为了消除自己迟疑,下定决心,拿准主意,在今晚早一会儿,宣他魏忠贤宫中‘奏对’时,朕还特以向其强调‘你要明白:你仅是先帝心灵知己,却不是朕的’。其言外之意:你犯下罪,群臣参你,朕会毫不容情。但还是决心未定,当其临出门时,朕却又追加一句‘拿回去认真读读,读个明白;明白什么叫为人臣子’。这岂不让对方造成误解?”

    “此话原本不错呀,看谁如何理解。皇上何必后悔?”玉妃当即宽慰道。“做为臣子,必先忠君爱国。他魏忠贤一向擅权误国,早不够为臣资格。他若理解为给其出路,从此改邪归正,自为皇上所望。就怕他‘山河易改,秉性难移’。哎,皇上,说到今晚您召魏忠贤乾清宫‘奏对’,是否还为上午早朝海盐贡生弹魏?”

    “是呀,爱妃也听说了?”崇祯帝欣慰道。“真想不到一位县衙贡生,竟有如此胆识;且还掌握魏忠贤那么多罪行材料,条条证据确凿,击中当事人要害,魏忠贤当廷暴跳如雷。为探此人反应,所以便召他奏对。”

    “此钱可非普通贡生,实为天启四年科考‘三魁’探花。”玉妃由衷赞叹道。“当年因不媚魏,不愿拜其门下,故遭魏逆报负,功名一撸到底,罚为海盐贡生。但刚正之性没变,从此更与魏逆做敌,下决心调查对方罪行材料。这不,尔今见您新皇清明,才直奔金殿奏请。”  “是嘛,吾大明有此铮铮铁骨,耿耿忠臣,何愁王朝不能中兴?”崇祯亦感叹道。突又忆起问道:“朕亦偶然听说,上次爱妃江南查案,也曾得这钱贡生帮助,真有此事吗?”

    “不错。确有此事。那还是臣妾等赴江浙调查‘生祠案’,因人地两生,又不能公开进行,工作正陷僵局时候,突兀吹来一阵清风。”经皇上提起,立即激起玉妃对那段往事的记忆道。“因早知浙江巡抚潘汝桢乃铁杆魏党,本人亦在西子湖畔给魏建有生祠。他手下掌权者,自多为心腹亲信。咱去查生祠案,矛头直指他魏忠贤,自然不能公开进行。暗查亦需充裕时间。   “但那潘巡抚许是要巴结钦差贵妃,抑或做贼心虚,怕巡按单独行动,查出他贪腐劣迹,故派官衙几位主官,轮换着陪伴吾等,说是视察社风民情,实为游山玩水。为争取查案时间,我们只好两班轮换。每日上午,臣妾同黄侍卫的甲组,在潘汝桢亲自陪同下,巡视社风民情,实际是围着西湖看。高都察和风羽的一组,说是留驿馆休息,实则暗去查案。也就在那天清晨,乙组查案前脚刚走,吾等甲组正等巡抚衙门派人来陪;原本今日轮白司马相陪,却见潘汝桢乘轿而来------”

    时间回溯到近月余前,浙省首府杭州驿馆。会客室里。钦差皇贵妃徐如玉等,正在静等官衙派员相陪。黄侍卫进屋禀报道:“贵妃娘娘,您不说今天是白司马陪咱吗?可刚才臣见一顶四乘轿停在大门外,仍像是潘巡抚来了。”

    “什么,临时换人?怎不提前知会一声?”徐贵妃皱眉怀疑道。“难道突然发生什么事,必得他巡抚亲来禀报?”话刚落音,只见门官进来报道:“启禀钦差大人、皇贵妃娘娘,浙省巡抚潘汝桢求见。”

    “本钦差正等着哩。请他进来回话。”徐贵妃立命道。“是。”门官答声后出去。片刻,便见虽粗胖低矮却富官体的、浙省巡抚潘汝桢进屋后,立行跪拜大礼道:“外臣,浙江巡抚潘汝桢见驾:钦差大人安好,贵妃娘娘千岁!”

    “潘卿平身,赐座。”徐贵妃挥手相让道。于是,潘汝桢站起,于一旁坐了。“潘大人身为巡抚,一省之长,日理千机,应是很忙。”徐贵妃动问道。“今日本该白司马相陪,您为何又亲自前来?”

    “回皇贵妃娘娘的话:臣此时前来,实是有要事奏报。”潘汝桢又离座,双手抱拳深施一揖惊慌报道。“娘娘千岁,咱浙江地面可是出大事了!”

    “啊,什么大事?”徐贵妃亦当即一愣问道。“不必惊慌祥细报来。”

    “是这样------”潘汝桢刚开头说,却又迟疑地左顾右盼。“你们先出去吧,待会儿有事叫尔等。”徐贵妃当即命道。黄侍卫向室内他人丢个眼神,大家识趣地出去。

    “娘娘千岁,情况是这样。”潘汝桢这才镇静下来道。“浙江巡抚官衙,前奉先帝谕旨,不在西子湖畔,给九千岁魏忠贤大人,建座生祠吗?可今早听守祠官慌忙赶回禀报说:发现有歹人破坏生祠;竟在祠台魏公塑像座拉屎,并将塑像割头,像身画了两个大乌龟。这还了得!这不是在变相犯上作乱吗?因系牵涉朝廷要员大事,是宗特殊疑案,钦差娘娘千岁在此,外臣不敢隐瞒不报。如何处理,恭请娘娘定夺。”

    “噢,竟出了这等事?的确算桩疑案哩!定得抓紧调查,严肃处理。”听了对方禀报,徐贵妃当面亦表重视便敷衍道。但内心不由一阵暗喜:嗬,真是上苍助吾查案。正瞌睡哩,有人给送来了枕头;正发愁清查‘生祠案’陷入僵局,无从下手哩,这不,知情人便主动来送材料了。当前最要紧的是,必须尽快找到毁像人,加以严密保护,以此为契机,顺藤摸瓜,定能查出建生祠的背景材料,及相关人员贪腐劣迹。思虑到此,徐贵妃当即安排道:“潘巡抚,此事牵涉对朝廷要员毁誉问题,传出影响不好,定要严格保密。你们官衙要专门派人查访;查出后及时报告本宫,本宫要亲自审理,得出结果上报朝廷。”看到钦差如此重视,潘巡抚便放心回衙,安排查案去了------

本站推荐:明天下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红楼春凤囚凰小阁老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九星霸体诀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文苑新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苑新兵并收藏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