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文网 >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 第069章 魏逆遭发配 应元欲灭口

第069章 魏逆遭发配 应元欲灭口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

    第069章 魏逆遭发配 应元欲灭口

    (100)

    徐应元的确不是在故弄玄虚,他说的没错。现时整个大明官场,那是处处鸭雀无声、人人关门谢客。次日一早,魏忠贤形单影只地,在东安街上一路狂奔,路人避之犹恐不及。

    “一切都结束了,人生也就这样了。”他悲哀地想道。“谁说风景总是在远方?也许别人是那样;但对于我魏忠贤来说,远方无风景;远方只是荆棘遍地腑拾皆为陷阱。世事变幻莫测、繁华转眼成空。”

    回到魏家胡同私宅,抓紧收拾旧行囊-----尔后赶在早朝前,倦鸟思归般地跪在乾清宫门外,待崇祯早起散步归时,突兀发觉迎他而跪的人,却无意外地在心中冷笑一声:“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个老东西,现时开始想通思退了?给不给他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退一步会否放虎归山?”

    “什么,你真想还乡?”崇祯帝冷冷问道。“不再留恋‘一鸟入林百鸟无音’,独霸朝纲的实权高位了?”

    “是。厂臣别无选择。”魏忠贤匍匐在地叩头如捣蒜道。“奴才这亦算叶落归根。”

    “哈,哈!真是好笑。”崇祯帝不无讥讽道。“你原本一无根太监,还还的什么乡?你原前那些乡邻还认识接纳你吗?”

    “臣之老家在直隶肃县,家中还有老婆孙子。”受到讥讽嘲笑的魏忠贤,虽然恨得牙根痒痒,但韬晦之计提醒他:欲跨过当前这道险关,必忍受包括胯下之辱等,所有委屈耻辱;从而舒缓回道。“臣愿伴他们终老乡下。”

    “哼嗨,‘还乡终老’?你想的倒轻松!”崇祯帝再次冷笑一声道。“你恶事做尽,还了乡死后还能进祖坟吗?”

    “厂臣自知罪孽沉重。但求皇上看在臣亦曾为朝廷做过一些好事的份上;看在先帝的面上,宽恕臣的死罪。”魏忠贤头磕地板“咚咚”作响,沙哑着嗓子祈求道。“请求皇上给罪臣指明一条生路。”

    “嗯,这个嘛------”崇祯帝再次冷瞟对方一眼,却颇费踌蹰道。“即便功过相抵你也完全算个罪人,亦无宽恕的理由。但看在先帝皇兄的面上,死罪虽免,活罪难逃。这样吧,罚汝到凤阳去看管我们朱家祖皇陵园吧。哼,这辈子就别再梦想着进京回宫了。”

    听了崇祯这无疑罪刑宣判,魏忠贤整个人一下子软瘫在地上,好半天挣扎着也起不来,可还没忘嗫嚅地说一声“谢主隆恩”。

    要不咋说“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蜜蜂飞过也要留个影”呢!徐应元在魏忠贤面前的牢骚话,及二人间的私下交易;且最要命的,魏忠贤让他潜伏崇祯身边充当“卧底”的密谈,很快便传到了崇祯耳里,其后果可想而知。本来,因不放心头晚他向魏忠贤送信以后,担心对方留恋权位,下不了走的决心,那将坏了大事。

    于是次天一早,他便来至乾清宫外不远背影处,想看个究竟。却正巧亲眼看到崇祯帝训斥处罚魏忠贤,他以为按崇祯帝,那向来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个性,加上魏忠贤那累累罪行,就不判死亦会判个“无期”,让其终老监狱,再无攀咬他人机会。所以才开始他真松了口气,似搬去压在心上的石头,从此便可高枕无忧,照常如是做皇上身边的近侍太监。

    谁知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大大出乎他的予料。原来人都有软肋;向来处事果断干脆的崇祯帝,竟也会在先帝“临终嘱托”面前,和一个“以孝治天下”空洞政治口号面前,繁了“软蛋”,经不住权奸几句可怜吧吧诉苦祈求,便轻易将对其的处罚放宽。

    嗨,难道他忘了历史教训,就不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放虎归山?而更要命的是,只要魏忠贤不死,他便还会有出气说话的机会;那天他想东山再起,会不会重拉自己下水?或为了立功赎罪,会否重将自己攀咬?想到此的徐应元,禁不住头冒冷汗,心跳亦在加快。但又怎么办呢?总不能当即趋前,死谏皇上“魏忠贤阴险狡诈,梦想着‘留得性命,以图他日东山再起’;皇上啊,您一定要保持清醒,千万不能放虎归山!”

    若在此前,魏忠贤没掌握自己短处时,是完全可以如此干的。但现今不行,俗言“兔子急了亦咬人”。若对方被逼急,当场攀咬自己,那岂不成了给其垫背的?不行,不行。哎,对了。皇上刚刚不是说,看先帝面子,对魏忠贤死罪可免,活罪难宽。让其到凤阳看守朱家祖皇陵吗?那就让其多活几天,尔后派杀手,埋伏魏忠贤赴凤阳的路途上将其杀害,免除后患。

    主意打定,徐应元当即放心坦然。余下的事便是花钱雇高级杀手------

    要不《汉语成语词典》中,咋亦收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条呢?因在现时生活中,犯此禁忌的大有人在。尔今的崇祯帝身边近侍太监徐应元,便是这样一个被聪明所误的例证。   实际上,崇祯帝对徐应元在魏忠贤面前的牢骚怪话,及他同魏忠贤之间的密谈,涉及到有关让他继续潜伏崇祯身边充当“卧底”等的信息,早了解得一清二楚。信息是另一年轻近侍太监,小元子提供的。你别看徐应元年长不少,按年龄可做小元子叔佬;平时在他们这些小字辈面前,也常常倚老卖老,貌似老练,还动辄唱高调教训别人。

    但事实上亦有百密一疏时候。比如他在魏忠贤面前所发牢骚怪话,也曾多次在小元子等面前说过。小元子出于徒弟对师傅的关心,亦曾多次劝止。但徐应元自恃为师老练,那里听得进去?终于酿成大祸——被魏忠贤抓住把柄,逼上贼船。因劝师傅不听,为挽救其于犯罪边沿;更为斩断魏忠贤伸向师傅的魔爪,小元子从此便对师傅行踪倍加小心。终于在那天夜晚------

    当日夜晚,乾清宫内。崇祯帝在龙案批阅朝臣奏疏。近侍小元子坐宫门一侧打瞌睡。崇祯悄然离座,将龙椅上挂的一件长衫拿来轻盖对方身上;尔后悄然离宫,走进御花园内。

    被风吹醒的小元子一激灵站起。先看看身上盖的长衫,又看看龙案后已空的龙椅;当即惊觉地出宫而去。来至御花园附近,月光下突看到崇祯帝正同玉妃站在菩提树前,商谈朝廷大事呢。有一句话突兀飘进他的耳里。只听崇祯道:“------做为堂堂一国之君,若再犹豫不决的话,岂不觉得汗颜?该是朕动手惩奸除恶时候了!”

    他突兀打个冷颤,随便想道:“这是要下决心板倒大权奸魏忠贤了。”

    他正想着,突听附近有响动,一转脸隐约发现是师傅徐应元,似躲在附近背静处偷窥窃听。他随一愣怔想:“师傅现同魏忠贤走得近,他千万可别去给对方通风报信。”但稍停一转脸时,已不见了徐应元的身影。他当即惊觉地来至司礼监窗外。正听到师傅向魏忠贤严肃道:“哼,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凉拌。听之任之不是上策;主动出击你已没这机会和条件。唯一对策是赶快称病走人。走快了许能全身而退。若慢一步的话,我劝你老人家也就别走了。”

    听至此的小元子,突感一阵惊恐:“啊?向罪臣魏忠贤通风报信,这可是背叛朝廷的忤逆行为。按《大明律》是要杀头的。此等大事可不能知情不报。”

    于是当晚,二人先后重回宫中,小元子便向皇上如实奏报。崇祯帝听后自是既吃惊又意外,更为恼怒气愤,原本便欲当即将其治罪,但念起他从小便伺奉自己的情份,并原谅他是误上贼船;尔今魏忠贤已被撤职发配,相信他会从此悬崖勒马,便准备以观后效。谁知却发生了,徐应元为掩迹灭口,竟犯下雇凶杀人的不可饶恕罪刑。真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按崇祯帝乾清宫“奏对”时旨意要求,出于人道主义,准许魏忠贤在三日后,戴罪赴凤阳守陵之前,可回直隶肃县乡下老家看看。这日一早起来,魏忠贤碍于面子,低调轻车简从,回肃县乡下老家看望。但其消息还是很及时地传到了,徐应元那十分灵敏的耳里,随在他离位最后,当真找了个垫背的------

    这日上午,刚下朝的徐应元,立即出宫在北宫墙外一背静处,从怀中取出一布袋银锭,交与一刺客装束男子道:“这是二百两银子,算作定金,下欠八百两,待事成之后,带上对像身上一件信物,还到此处来取。”刺客接过银两点点头道:“放心。”两人随便分头而去。但刺客刚走离宫墙跟不远,躲附近不远处背影里的一名男子便紧跟了上去,打个照面便认清原是毓庆宫侍卫长黄冲。

本站推荐:明天下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红楼春凤囚凰小阁老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九星霸体诀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文苑新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苑新兵并收藏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