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文网 >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 第076章 女辈辩性别 官员评朝局

第076章 女辈辩性别 官员评朝局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

    第076章 女辈辩性别 官员评朝局

    (108)

    亦真如姐姐所讲,还未等如玉站起,翰林院大学士、二哥徐世武便脚跟脚进来了。

    于是,又是二嫂姐姐帮忙,将如玉强按主座上,接受大学士参拜大礼。

    “小妹,刚才临回府前,在皇宫午门外,听一位同僚讲,他说见皇贵妃的銮驾出宫,所带宫人侍卫不多,看样子是奉恩旨回娘家归省。如今看已属事实了。”接受罢小妹见礼罢,当宾主重在各自座位坐定,世武当即置疑道。“俗语讲‘无事不蹬三宝殿’。我就不明白了,你这位朝堂内廷参议,相帮皇上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今日既非逢年,又不过节,何因奉旨归省?”

    “看,你这人真怪!小妹没回来时你天天念叨,说欲要同其讨论朝局;还说有什么关键之事向其奏禀,并让其转告皇上。尔今小妹可当真回来了,你却又问东问西,反复盘问。”二嫂云翼不满地白丈夫一眼道。“哼!那有用此质疑态度对待亲人的?何况又是咱皇贵妃娘娘。”

    “你少插话!妇道人家汝懂什么!”世武狠瞪一眼妻子道。“俺反复盘问小妹自有俺的道理。”

    “嗬!这可是当着和尚骂秃驴。”二嫂云翼极为不满道。“婆婆,您老给评评理:现有小妹实例摆这里,人家不仅贵为皇妃,还是凭自己能力考上的女官女进士。他徐世武还是翰林院大学士哩,真是中封建毒素太深了,还把‘你们妇道人家懂什么’挂在咀上。”

    “云翼说得对,当今皇上都知道尊重妇女了,世武,你还是天子门生哩,以后也得换换脑子。”杨夫人先对二儿媳笑笑,却批评儿子道。“以后起码在咱王府,谁若再瞧不起妇女老身首先不依。”

    “母亲,刚才是您儿子一时口误,其实,俺咋会瞧不起妇女哩?俺可不是老学究。”世武先看看妻和大妹道;后却把目光停在小妹脸上,直盯得如玉很不好意思,只得转过脸去。世武重又看着杨夫人道:“母亲,您领她们几位先出去。父王俺俩真有要事向娘娘小妹奏禀;并欲请她向当今皇上妹夫转达哩。”

    “好,好。老身懂得你们官府的事都得保密。我们老百姓才懒得掺和哩。”杨夫人瞥一眼丈夫儿子道。“走,媳妇闺女,咱老百姓出去;不影响人家官府人商讨军国大事。”边说边给邵芳云翼如珍及丫鬟们使眼色出去。

    “小妹,其实你就是不归省,俺也准备寻机会见你。”当杨夫人等出屋后,世武同父王交换下眼神后道。“此事非常重要。不仅关乎皇妹夫中兴大业能否顺利进行;还牵涉大明王朝江山社稷繁荣倡盛。”

    “二哥,果真有像母亲所说,须转奏皇上的军国大事吗?”如玉亦当即严肃问道。“既如此说明咱母亲谎病有理;小妹归省亦没虚此行。既如此请二哥就快快讲吧。”

    “是这样。”世武点头道。“此事父王俺爷儿俩都议过多次了。若直奏皇上的话,必得金殿当众奏禀,形成奏疏又需存档。反正均不妥当。”随又思忖着道:“思来想去,还是同你商量妥后再由您代呈的好。大原则先听咱父王说说。”

    “父王,那就您老先讲。”如玉对其父用期待的口气道。“您掌管兵部事务,实际上亦就是朝廷的左臂右膀。按职责权限亦责无旁贷;且‘姜亦是老的辣’些嘛!”

    “其实就这么一件事,无论谁先讲都一样。”父王徐迟慢条斯礼道。“是这样女儿。尔今皇上虽年轻,但却英明果断,即位才刚半年时间,就不仅极快地扭转了敌强我弱的朝局,且果断地铲锄了魏逆,肃清了党羽,廓清了环宇。且为父还听说,新皇颇有雄图大志,决心励精图治,中兴大明王朝。此则朝野之幸,臣民之福。你做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不仅要分享其福,且要共担前进中的重担。

    “古往今来历史实践证明:立业难,发展更难。中兴大业任重道远。但万事开头难,只要前三脚踢好,奠定了基础,嗣后便能一路顺风,层层递进。但现时摆在皇上和内阁臣僚们面的头等大事,便是保持头脑清醒。要知道权奸魏逆虽除,其骨干党羽虽清,但其思想流毒和政治影响,却还远远没有肃清;也许会在一定时期内,左右人们的思想行为。会给中兴之路设置重重障碍,增加道道阻力。如若不加警惕亦可能出现一个短暂的魏逆阴魂不散时期。”  “事情当真会如父王耽忧,他魏逆人虽已死,但却阴魂不散,还会左右臣民思想,阻碍中兴大业吗?”如玉半信半疑道。“尔今兵权政权,包括东厂锦衣卫的控制指挥权,均在皇上手中,少数人即便还受权奸思想影响,难道他还敢翻天不成?”

    “听听小妹说辞,便知皇上思想麻痹。”世武即时插话道。“父王,看来咱父子今日专门给小妹补这一课,并让其转奏皇上,并非多此一举,不仅必要,而且及时。小妹,刚才父王所说,决非危言耸听,现有事实根据,近些日子,翰林院同僚们,一直都在私下议论:看当今皇上能否顺利开展中兴大业,关键视其能否顺利迈过一本书的坎。”

    “‘一本书的坎’?二哥您卖什么关子?”如玉摇头哂笑道。“什么奇异怪书,能有如此大的魔力?竟能左右堂堂大明王朝,皇上臣工中兴大业决心?我却不信。除非您能拿出真凭实据。”

    “小妹您看,就是这本《三朝要典》。”世武当即从桌上自己书袋中,拿出一本颜色发黄,且显然因经多人翻看,已被翻卷页的书道。“你别看它貌不惊人,但其能力和能量却大得很呢!它甚至能左右整个朝局;这是事实,决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哈,原来是这样一本脏兮兮的旧书,谁还将其视作至宝。”如玉一见顿感失望道。“拿去卖废品也值不了几个钱。”边说边欲顺手丢弃。

    “哎,哎,别乱扔嘛。”世武慌忙接过道。“你别小瞧了这本旧书,当年它可算件国宝级文件呢,一直存在大明书局档案室。尔今为拿来做凭证,经多手费颇大事,才好不容易取出来的。”

    “这俺倒要看看,究是什么宝书,能让堂堂大明翰林院学士们如此重视?”如玉边说边掀开书的封面先看“扉页”,当“著者魏忠贤”几字映入眼臁后,当即似手拿火炭,既惊恐又厌恶地慌忙弃之于地道:“父王,您老评评理:二哥他不该拿这么本黑书来骗小妹。”

    “女儿,你二哥并未骗你。此书之前的确被宝贝似的,一直存于大明书局。”徐迟认真解释道。“至于是否‘黑书’?起码止目前还没人敢下此断语。”

    “为什么呢?既然书的著者都已获罪赐死,此肯定为黑书无疑嘛。”如玉大惑不解道。“还为何无人敢下此断语?”

    “此书为原本目不识丁、前权奸魏忠贤,找人代笔所著不假。”父王揭穿真相道。“但你再掀一页,便看出了内中奥妙。”

    如玉果真既好奇又听话地重又掀开一页,禁不住低声念道:“《御制序》——大明天启皇帝------啊呀,天哪!原有这么大的来头,竟牵涉到先帝呢。怪不得没人敢对它妄加评论。”  “非也。只要有其存在,就有人敢加评头论足。”世武不屑道。“最近翰林院学士群中就正在热议。这部虽有前大权奸魏忠贤署名,实际却由他的几个亲信死党联合执笔编撰的黑书,纯粹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书中以魏忠贤的眼光,点评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中,所发生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曾经在此三案中充任元凶之一,因而曾受当时朝野非议的当事人,因其臭味相投,便被魏忠贤逐一肯定表扬。随即,这些被包庇下,逍遥法外者,便‘知恩图报’的,很快纷纷投到魏忠贤的门下。”

    “相反地,当年主持审查三案的内阁重臣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嗣后却备受打击。”徐迟凄然接口道。“这是为父亲眼所见,当时魏逆借先帝让他全权处理‘党争’问题,他挟私报负那些含冤入狱的东林高官,活得那叫一个生不如死。其实有的最终还是死于酷刑下;如左光斗、杨涟。”

    “哼!佛经中曾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不到;时机一到,一切得报’嘛。”听了父兄所讲,本性中疾恶如仇的皇贵妃徐如玉,一腔正义感当即被调起,便激动地挥舞拳头道。“他魏忠贤不也曾被先帝称为‘心灵知己’,临终拜托皇弟对其加以照顾吗?但他自己身犯大明律条,做下‘冒天下之大不为’之事,恐怕连他至亲老子亦难保于他;又况眼中飞不进沙子的当今皇上呢?既然没顾先帝嘱托,将其人都杀了,皇上还会顾忌一本黑书上的什么‘御制序’吗?我相信皇上决不会容忍一本黑书,挡住自己完成中兴大业前进脚步。一怒之下便会当即将其焚烧。”

    “那倒不一定。即便皇上不顾忌序不序的问题;但却会考虑‘以孝治天下’的祖训能否贯彻落实的问题。这样一来,其《三朝要典》倒真成了,皇上是否能最终取得人心的关键问题。”世武一针见血指明道。“所以,这便是父王我俩近段深为忧虑的问题。咱先把‘为江山为社稷’的政治高调放一边。却因为你皇贵妃的关系,现时早把朱徐两家利害得失紧紧连在一起了。使得我们关心皇家安危得失,超过关心我们自家。我们实不愿看到区区一本黑书,影响了原本极有励精图治雄心壮志,一代英主的中兴大业脚步。”

    “您放心,父王长兄,既然说到这里,让俺已明白了这本《三朝要典》黑书,对吾大明中兴大业的阻挠破坏作用。”皇贵妃徐如玉终下决心道。“皇上他若下决心主动踢开绊脚石也就罢了。他若还顾东顾西继续犹豫不决的话,我即泼上磨破咀皮,说干嗓子,也要最终动员其决心彻底销毁黑书,清除影响。”

本站推荐:明天下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红楼春凤囚凰小阁老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九星霸体诀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文苑新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苑新兵并收藏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