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文网 >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 第102章 君妃微服访 测字送警示

第102章 君妃微服访 测字送警示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全职艺术家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

    第102章 君妃微服访 测字送警示

    (134)

    在民宅“四合院”袁家所住出租屋里。“道长”“师徒”安座,袁铭姑娘又献上茶水后,便即时进入内室,请出了自家小姐袁晓娉,在“道长”面前坐了。

    道装的崇祯帝和玉贵妃刚一抬头,顿觉眼前一亮:嗨,她的确算得上一株出水芙蓉呢!时下已是盛夏,又在本家屋里,对方不修边幅,只着一件浅绿轻薄夏衣,裸露衣外的颈项和两只膀臂,似莲藕般碧萃丰腴;再从颈部向上看,那张胖瘦得体的鸭蛋型嫩脸,配上一束轻挽黑发,几件简单头饰,完全一位近古美人胚子。尤其那满嘴皓齿,和那双稍带点忧郁感的大眼,更给她增几分大家闺秀高雅气质。

    而此刻的玉贵妃仅同崇祯不露声色地交换一个眼神,便已知对方心中满意。既如此,下边便可向有利迎娶新人方向发展。

    “袁小姐,刚才听这位袁铭姑娘介绍:袁小姐近段却有一、二烦恼事忧心,一时不能排解?”玉妃当即试探问道。“若信得过吾师徒的话,愿否如实讲来,让吾师给予测算排解?”  “唉!”袁小姐话未出唇,倒先哀叹一声;随便忧戚戚地道:“吾观道长师徒言谈举止,定是道行深厚且德高品正之人;奴家自愿如实相禀。不怕二位笑话,这是奴家成人懂事后,长期以来深藏于心的个人秘密呢。此前连本家父母都未曾剖露;作为未出阁的女子,今在陌生人面前讲出,怎不让人脸羞面惭-----嗨,既想请道长测算排解,俺也不顾及那么多了。只是此事说起来话长------”

    “也许此前道长们也已听说,奴家兄长就是泰昌朝新科进士,年余前在辽东宁边,因连败金寇,被敌酉努尔哈赤惧称为‘明营黑马’,被当地百姓盛赞为‘军神’的袁崇焕。”袁小姐喝了口丫鬟奉上的茶水后,轻舒口气,如此开头道。

    “噢。虽然吾师徒一向深居道院,极少关注家外世事。但一个‘文进士’却能‘边战立奇功’的事,倒因传的人多了,吾师徒亦如雷灌耳。令人十分佩服钦敬!”“道长”由衷赞道。却又好奇地:“却没料到如此神奇的民族英雄,却是袁小姐的兄长?古语讲‘爱屋及乌’。倒不由让吾师徒对袁小姐亦刮目相看。”

    “是呀,人说因因相传。我说刚进贵处,初次同袁小姐聚面便觉似曾相识。”“道徒”亦随即附和道。“原来袁小姐同袁大将军系嫡亲兄妹?按正常规律,嫡亲之间长相都会近似的。”  “难道这位小师傅此前同俺兄长谋过面?”袁小姐微带善意讥讽地问。

    “非也。”“道徒”含羞一笑摇头自嘲道。“因贵兄长已为本朝名人;不仅名字家喻户晓;且英雄画像不少地方都有。俺是从画像上看出,袁小姐同尊兄相像。”

    “小师傅此言差矣!”袁小姐哂笑道。“崇焕兄同俺非亲,彼此没有血缘关系,长相又怎能相像?”

    “什么,你们非为嫡亲兄妹?”“师徒”俩同声既惊诧又意外道。“这怎么可能?你俩不仅同为袁姓;且小姐还不顾鞍马劳顿,从遥远的家乡广东,千里迢迢进京伺候袁将。若非嫡亲关系,一闺中女子谁能做到这些?”

    “告二位师傅实话,我同崇焕的确非嫡亲兄妹;但吾俩虽非嫡亲却强于嫡亲。”袁小姐深为动情道。“自整整18年前,因家乡遭遇水灾温疫,父母带他逃难来至俺乡,父母患重病身亡后,当时年仅六岁的小崇焕,便被俺拜佛心善的父母收养;焕兄自幼天资聪明好学,本为可造之才,又经身为塾师的家父精心训教培养,故而很快进步成长。16岁参加秀才乡试获得头名;18岁进县科举又夺桂冠;22岁赴京科试又获进士七名。

    “按说嘛,他本是个文进士,却又为何黯熟文韬武略,能在边战建功立业呢?概因他自幼从熟读圣贤书中懂得,身为男儿,应广学知识,娴熟文章经略,学成立志报国;又深知欲报国立功,仅会写一手好文章,会背几篇《策论》古文远远不够;还需具备参战抗敌本领;即便不擅武功,不能亲手韧敌,亦应似三国时蜀军师诸葛孔明,或本朝祖皇麾下刘通勋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朝廷为国家建功立业。

    “因此,在家乡塾学或会馆,研习道德文章的同时,还不忘加空自学自研兵法战略。所以,当科考进士及第,原本分配兵部任佥事,他人望而不得好位置后,却还不尽如意,便千里单骑关内考查后,便申请辽边宁前军中服役------家兄的忠君爱国壮举,的确让作为义妹的俺,不能不发自内心的钦敬爱戴。所以年余前,当听说他因遭朝中权奸陷害,有功未赏反被贬谪,奉调回京从此闲置,一人独住民宅,悒郁成疾的时候,俺便不顾爹娘劝阻,社会闲言,义无反顾,千里迢迢来到京师义兄身边;既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更给予他感情温暖------”

    “哎,袁小姐,你暂停停俺插句问话。”道童装的玉贵妃,正颇感兴致听着,突感对方话中“不和谐音”,当即一愣,不禁打断对方插话道。“兄长遭贬生病遇难,小妹探视照护,人之常情,天经地义;爹娘何故劝阻?世人为啥闲议?”

    “因这其中另有他故。”被问“要害”,原本姿态平静,话语坦然的袁小姐,瞬间羞红着脸嗫嚅地道。“那是因------因为-----无论爹娘,抑或街坊邻居,俱都心照不宣,俺从小深爱着这位本无血缘关系的义兄;即便嗣后爹娘已为义兄聘他女正式娶亲,俺却毅然矢志不移。”  听至此,身负特殊任务的君妃,当即同时一“咯噔”;并背过身下意识交换一下不安眼神:崇祯蹙眉摇头,意即“既如此那就放弃”;玉贵妃却摆手暗示:先别轻言放弃,且再深入一问,待祥知结果再下定论不迟。

    于是,“道童”故表深为遗憾道:“这是原本天大好事,义兄妹从小青梅竹马,结下情义,长大谈婚论嫁,彼此既无血缘关系,亦算美满婚姻。做为爹娘,既清知亲女爱恋义子,当初就不该为其另娶他女,街邻亦不应闲言非议!他们如此行为,岂非封建思想,故意棒打鸳鸯。真真可悲可叹!袁小姐在下教你一招,只要你俩同心,完全可以抗争嘛。只是不知尊义兄本人态度如何?那可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啊!”

    “事情向后难以推进的症结正在于此。”袁小姐蹙紧一双秀眉哀叹道。“俺这位义兄,原本就是个受孔孟儒学影响较深,传统道德占上风的谦谦君子;加上长期来,深受笃信儒学义父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尚未同他姓女子定婚时就没准备接受俺这个义妹;同新嫂婚后更不给俺留半点温情。”

    “我家小姐正为此愁闷难以排解,长期来心绪不宁郁郁寡欢。加上最近听传少爷又将赴辽边前线,一时间更让俺主仆失了主见。这便想到欲去庙观求签问卦。”侍女袁铭即时插话道。“师傅们道深学广,定要给我主仆指点迷津,帮我家小姐度过难关。”

    “道家以慈善为本,指人迷津,解惑释困,自是道家本份;何况又是英雄义妹,重情重义的袁大小姐呢?俺师徒定会热情相帮,是吧师傅?”玉贵妃边表态边悄向崇祯传递个眼神,意思是“还有希望”,下边咱更需演好“双簧。随又向袁家主仆探问道:“只是不知贵小姐主仆,需俺师傅相帮测算什么?”

    “自然是恳请道长,一帮俺测算家义兄此去前线吉凶命运?二帮俺测算吾俩关系发展前景。”袁小姐迫不及待急急申明道。“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不可以人力逆转。是吉是凶,失败或成功,都请道长如实讲;我主仆笃信命运,绝不因测算结果怨天忧人。”

    “袁小姐既如此大度豁达,贫道亦定会认真测算,如实相禀。”崇祯又同玉妃对视一眼,得对方目光示意鼓励后,又煞有介事地向袁小姐索要了,她自己和义兄袁崇焕的生辰八字;随便按来前刚学来的、道家为人测算步骤方法,一丝不苟的按程序测算完毕。

    这才又一本正经道:“不瞒施主说,经贫道对小姐察颜观色,并按你兄妹俩八字测算:尔等人生中,能够承受的吉运总为单数;亦即人们常说的‘福无双至’,‘祸福相依’。这就是说:贵义兄妹‘恋情成功’,和义兄从前线‘立功凯旋’,这自然都是上等好事。‘福无双至’的含义是:二者当事人只能任选其一。要义兄妹恋情成功,缔结连理,便没有前方胜利立功凯旋。何去何从,袁小姐可要当机立断。两月后事情便见分晓。到时验证,若贫道测算还准,施主可酌情付费;若测算有误,咱分文不取。告辞。”

本站推荐:明天下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唐锦绣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红楼春凤囚凰小阁老坑爹儿子鬼医娘亲三国之召唤猛将九星霸体诀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文苑新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苑新兵并收藏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