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34中文网 www.zw34.net,最快更新说话到位事半功倍最新章节!

    正当他徘徊彷徨、十分苦恼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天津宜兴埠曹克忠与袁世凯原系世交,于是备了一份厚礼,从小站跑到天津,登门求见曹克忠。拜见曹克忠时,曹锟口若悬河,与曹认宗攀亲。曹克忠在曹锟花言巧语的蛊惑下,认他为族孙,并且答应由他的姨太太出面向袁世凯说情。

    俗语说,吃了人家的嘴短。曹克忠的姨太太没少在袁世凯面前替曹锟说话。有了姨太太这个内援,加上曹锟的逢迎阿谀,他很快受到重用,几年间便由一个小管带爬上了总兵职衔。

    民间常有“沾亲带故”的说法,实际上,“沾亲”就是攀附的意思,就是像曹锟这样,千方百计地“踏破铁鞋”寻觅有能耐的亲戚。

    一个“沾”字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顺藤摸瓜,也许就会找出一大串“得道飞升”的亲戚,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往往也会回报你所付出的。

    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复杂,许多人的信念开始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膜,他们已不再重视传统的价值理念,一切都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先。因此,许多人在求助无路的烦恼之中,会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送礼”风的鼓吹下,去求爷爷、告奶奶,去认“干爹”、拜“干娘”。这些有权有钱的亲戚一伸手,有时胜过我们跑数天之功、百日之劲。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大规模的迁徙,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现象,因此,一些“得道”的亲戚并不为自己所知道。

    然而,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能帮助你的对象,千万要注意提醒自己,放下架子,踏破铁鞋,七大姑、八大姨的去找、去拉关系,说不定哪个远亲,会拉我们一把,说不定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是,不管是攀亲也好,还是认干亲也好,都要有个限度。不讲人格,寡廉鲜耻的行为,是求人中最大的忌讳。它等于是拿人的尊严去做交易,这样做即使一时春风得意,求来了财运、官运、桃花运,也没有好日子过。因为在世人眼里,你是猪狗不如的奴才。民国初年时的段芝贵便是这样一个没有廉耻的人。

    段芝贵,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袁世凯编练新军时,段芝贵加入新军。

    段是个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花花公子,整天想的是如何巴结上司、阿谀奉承。当时袁世凯掌握着新军大权,清政府对他十分器重。段芝贵想走袁的路子,可与袁既非同乡,又无亲无故,十分苦恼。

    一天,段芝贵在天津一个酒楼中无意间遇到阮忠枢,二人酒肉之后,谈得很投机,时间长了,自然无话不谈。这个阮忠枢是袁世凯的总文案,平时处理袁的往来信函,对袁世凯的爱好自然十分清楚。

    段芝贵求问如何巴结袁世凯,阮忠枢将段拉入密室,说:“袁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贪女色,只要有长得漂亮的,他都要想尽办法弄到手。听说咱天津某一个马戏班里有个叫刘芳的女子,长得天生丽质,有倾城之貌,袁也知此女,就是不好明娶,你若能为袁促成此事,他定会提拔你。”

    段芝贵听后,喜上心头,心想机会到了,他告别阮忠枢,即到这家戏班打听刘芳,对方说确有此人。第二天,段芝贵从家中携带5万多两白银到戏班,对领班花言巧语,声称自己兄弟几人,没有妹妹,老母思得一女,想得快疯了。领班很是同情,当下双方达成协议,由段出5万两白银交给领班,领班将刘芳交出,并由段认作于妹妹。

    段芝贵自从把刘芳带回家中,请了很多“名师”指点她,把她打扮得更加动人,然后通过阮忠枢的牵线,又花6万两银子在一个夜间送进袁世凯的宅中。

    袁世凯心想事成,称赞段芝贵会办事。不出两天,即发命令,任段为营务处提调,管理所有新军的调动。

    段芝贵对袁世凯十分感激,任命书一下,他就跑到袁世凯家中,一跪倒地,并称:“生我者父母,恩公对我比父母还亲,您老就是我爹,请受小儿一拜!”弄得袁世凯都不好意思,因为段比袁还大两岁呢!

    说实话,像段芝贵这种厚颜无耻的行径,早已超出了求人办事的限度,是献媚、是巴结,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格。因此随着袁世凯的倒台,他自己的下场也可想而知。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能拉下脸来关键时刻把攀关系的话说出口,这就是本事,有了这个本事和技巧,有些事就好办多了。

    7。借你的名办我的事

    ——拉杆大旗做虎皮的说话技巧

    场面上说话有没有分量,有时候要首先看你的身份。这个时候,如果想方设法借个别人的大名,话里话外能拉杆大旗做虎皮,话既好说,事亦好办。

    1937年夏,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特使团团长的孔祥熙赴英国庆祝英王加冕典礼,孔祥熙为了博得英国皇室的青睐,自称是圣人孔丘的嫡系后代。其实,在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氏家族保存的孔氏家谱中,并没有这支世系。孔祥熙曾拉拢当时提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祥榕和孔丘的奉祀官“衍圣公’’孔德成,收买了一些孔氏家谱,为他篡改重修孔氏家谱时补续上去。又把太谷县孔家的家谱改头换面,推溯到明末清初,说是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时,有一房孔氏家族搬迁到山西太谷县落户,才有他家这一支系。

    孔祥熙自称是曲阜纸坊村人,于1930年曾出资两千元在纸坊村里建立了家庙。这个情况表明,孔的家世源于孔祥熙之手。同时为了证实孔的身世,他经常在谈话或讲演中,夹上几句《论语》、《孟子》,表示博雅。

    这次孔祥熙率领国民党政府特使团到英国时,就宣称自己是第75世“孔丘公爵”。他曾大言不惭地对人说,他当时受到英国皇室的隆重接待,不是因为他是中国的特使,而是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子孙“孔丘公爵”。

    场面上靠“借名’’成事绝不是孔祥熙的发明,这种说话技巧古已有之。

    清政府的官场中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顿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的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张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大的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论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

    黄兰阶不几年就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才嘛!”

本站推荐: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总裁大人,要够了没!都市风云霸情恶少:调教小逃妻许你浮生若梦帝少心头宠:国民校草是女生无相仙诀都市沉浮隔墙有男神:强行相爱100天穿越绝色毒妃:凤逆天下

说话到位事半功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34中文网只为原作者长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青并收藏说话到位事半功倍最新章节